问题 单项选择题

从环形防喷器结构上看,具有漏斗效应的是()。

A、组合胶芯

B、锥形胶芯

C、球形胶芯

D、GL型

答案

参考答案:C

实验题

据中广网2010年5月3日报道:中卫市孟家湾路段一辆汽车满载的浓硫酸发生严重泄漏。浓硫酸沿公路流淌,并向路基两边蔓延。消防官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用沙土封堵,控制浓硫酸进一步蔓延,同时设法封堵泄漏点,并对路面上的浓硫酸进行稀释和清除。看到这则新闻,学校的化学活动小组开展了一次关于浓硫酸腐蚀性及事故处理的研讨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积极探究,并将活动记录补充完整。

(一)浓硫酸的腐蚀性实验探究

【实验用品】浓硫酸、小木条、玻璃片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
浓硫酸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应十分小心
(二)对浓硫酸泄漏事故处理的讨论(1)小明同学认为,如果仅用水稀释,并不能消除事故所造成的污染。因为从溶液的角度看,在稀释过程中溶质的             没变,仅仅是             变小了。小敏同学受到启发,制订了如下方案:

采取措施依据原理效果评价反应类型
向硫酸所流经范围抛撒大量
氢氧化钠小颗粒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将硫酸转化为无害物质,
可消除污染
【思维拓展】写出小敏所依据原理的化学方程式                          。小聪同学认为,小敏同学的方案虽然有效,但有一个缺陷:如果用量把握不准又可能引发新的污染,因为                              。 (2)请你参照小敏的设计方案,结合小聪的看法,也设计一个方案。

采取措施依据原理效果评价
将硫酸转化为无害物质,
可消除污染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临着“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危难的时局中,中国人艰难地实践着社会转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张之洞说:“西法最善者,上下议院相互维持之法也。中国民智未开……下议院此时断不可设,若上议院则可仿行。”(欧洲议会制度常例,下议院为平民院,上议院为贵族院。)

材料二:在1905年2月至9月之间.《申报》直接涉及革命党人活动的新闻仅仅只有3则:《乱首被获》、《拿获华兴会匪要电》、《又获华兴同仇各余党》。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三: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民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毂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

——根据《申报的兴衰》和《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整理

材料四:20世纪早期,陈独秀认为:“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 * * 之下,若舟车之有两轮焉……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 * * 并重。”

材料五:胡绳、雷颐、高力克等学者认为: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

材料六: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自2007年10月5日热播以来,引起观众的反响。《复兴之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开国大典揭开了新的篇章,中 * * 的伟大复兴也由此进入了新纪元。

根据材料二、三《申报》对辛亥革命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学者们认为《申报》的祝词反映了中 * * 的时代要求,试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