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计算题

从某地区劳动者有限总体中用简单随机放回的方式抽取一个4900人的样本,其中具有大学毕业文化程度的为600人。我们猜测,在该地区劳动者随机试验中任意一人具有大学毕业文化程度的概率是11%。要求检验上述猜测(α=0.05,用临界值规则)。

答案

参考答案:

(1)提出假设

(2)构造检验统计量并计算样本观测值

在H0:ρ=11%成立条件下:

(3)确定临界值和拒绝域

(4)做出检验决策

∵Z=2.68>Z0.025=1.96

检验统计量的样本观测值落在拒绝域。

∴拒绝原假设H0,接受H1假设,即能够推翻所作的猜测。

单项选择题
问答题

某工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1999—0201)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合同约定:工期6个月;A、B工作所用的材料由建设单位采购;合同价款采用以直接费为计算基础的全费用综合单位计价;施工期间若遇物价上涨,只对钢材、水泥和集料的价格进行调整,调整依据为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材料价格指数。招标文件中的工程量清单所列各项工作的估算工程量和施工单位的报价见表5-1,该工程的各项工作按最早开始时间安排,按月匀速施工,经总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进度计划如图5-1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1:施工单位有两台大型机械设备需要进场,施工单位提出应由建设单位支付其进场费,但建设单位不同意另行支付。

事件2: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运抵现场后,项目监理机构要求施工单位及时送检,但施工单位称,施工合同专用条款并未对此作出约定,因此,建设单位提供的材料,施工单位没有送检的义务,若一定要施工单位送检,则由建设单位支付材料检测费用。

事件3:当施工进行到第3个月末时,建设单位提出一项设计变更,使D工作的工程量增加2000m3。施工单位调整施工方案后,D工作持续时间延长1个月。从第4个月开始,D工作执行新的全费用综合单价。经测算,新单价中直接费为160元/m3,间接费费率为15%,利润率为5%,计税系数为3.14%。

事件4:由于施工机械故障,G工作的开始时间推迟了1个月。第6个月恰遇建筑材料价格大幅上涨,造成F、G工作的造价提高,造价管理部门公布的价格指数见表5-2。施工单位随即向项目监理机构提出了调整F、G工作结算单价的要求。经测算,F、G工作的单价中,钢材、水泥和集料的价格所占比例均分别为25%、35%和10%。

问题:

事件1中,建设单位的做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