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跨国会议召开前,需要从哪些方面做准备工作?

答案

参考答案:

(1)安排接待人员

跨国会议的接待人员主要分为两种,他们各司其职,承担着整个会议的沟通协调工作:

一般性服务事项接待人员:

负责一般性服务事项的接待人员,即普通接待人员。普通接待人员必须熟悉他国语言和国际礼仪,他们可以承担一般性的引导工作,通过自身的服务让外宾在陌生的环境中感觉到亲切和舒适。

专业的口译人员:

专业的口译人员则必须非常擅长外语,他们可以流利的用外语与外宾进行即时交流。他们还具有一个重要的素质,那就是精通相关的专业术语,能够准确地实现两种甚至多种语言的相互转换,以保证双方的经济利益。

(2)会场布置

会场的布置既要符合国际标准,又要体现出本国特色。

跨国会议中桌椅的排列与公司内部的会议排列是一样的,会议桌一般以马蹄状的为主,座位安排以右为主、以左为辅,门口的位置安排自己公司的人员,外宾要安排在会议 * * 旁边以示尊贵。

大型会议的会场门口处应有接待处或签到处;在会场的两边有工作台,提供材料或饮水;

如果需要进行录像,在会场的中央偏前放置摄影机。另外,还要注意安全出口的畅通和卫生间位置的提示。

实验题

(14分)碳酸镁晶须是一种新型的吸波隐形材料中的增强材料。

(1)合成该物质的步骤如下:

步骤1:配制0.5 mol·L-1MgSO4溶液和0.5 mol·L-1NH4HCO3溶液。

步骤2:用量筒量取500 mL NH4HCO3溶液于1 000 mL三口烧瓶中,开启搅拌器。温度控制在50 ℃。

步骤3:将250 mL MgSO4溶液逐滴加入NH4HCO3溶液中,1 min内滴加完后,用氨水调节溶液pH到9.5。

步骤4:放置1 h后,过滤、洗涤。

步骤5:在40 ℃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10 h,得碳酸镁晶须产品(MgCO3·nH2O n=1~5)。

回答下列问题:

步骤3中加氨水后的离子方程式                   

(2)测定合成的MgCO3·nH2O中的n值。称量1.000 g碳酸镁晶须,放入如图所示的广口瓶中加入水滴入稀硫酸与晶须反应,生成的CO2被NaOH溶液吸收,在室温下反应4~5 h,反应后期将温度升到30 ℃,最后的烧杯中的溶液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测得CO2的总量;重复上述操作2次。

①图中气球的作用是           

②上述反应后期要升温到30℃,主要目的是       

③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烧杯中的溶液时应选用       为指示剂,若盛放盐酸的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未排尽,滴定后无气泡(其他操作均正确),则所测CO2的量会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④设3次实验测得每1.000 g碳酸镁晶须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CO2平均值为a mol,则n值为       (用含a的表达式表示)。

(3)称取100 g上述晶须产品进行热重分析,热重曲线如图。则该条件下合成的晶须中,n=    (选填1、2、3、4、5)。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