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每空1分,共10分)
(1)该图表示北半球的节气为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2分)
(2)图中AB线是 (填晨线或昏线),A点的昼长是 小时。(2分)
(3)图中A、B、C、D四点中,昼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 ,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是 。(2分)
(4)C点地方时为 ,D点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2分)
(5)图示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接近______点(近日点或远日点),此后的半年内太阳直射点向______移动。(2分)
(1)夏至 北纬23.5°
(2)昏线 24
(3)BCDA DCAB
(4)18点 90°
(5)远日 南
题目分析:
(1)读图可知晨昏线正好与南、北极圈相切,且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这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23.5°N),节气为夏至日。
(2)晨昏线是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根据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为晨线,晨线上的各点为日出状态;反之则为昏线(日落状态)。AB上各点沿地球自转方向将进入夜半球,所以是昏线。此时是夏至日,A点位于北极圈上,应该为极昼,昼长是24小时。
(3)在夏至日时,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南半球纬度越低昼越长,所以按昼长由短到长排列,四点顺序依次是BCDA。在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所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排列是DCAB。
(4)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6时日出,18时日落,C点位于赤道上,且在昏线上(据第2小题),所以是18时。在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D点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角应为90°。
(5)每年1月初,地球经过近日点,每年7月初,地球经过远日点,据上题可知图示节气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所以地球在远日点附近。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最北端是23.5°N,此时为夏至日,此后的半年内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