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三个不同地区学校的学生,在国际互联网上合作设计了一个测量“立杆影子长度”的探究学习活动。他们于2013年6月22日,各自在当地正午前后,测量1米高立杆的影子长度,所得数据制成下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甲、乙、丙三地该日昼长,由长到短的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乙、甲、丙小题2:当乙地测得该日杆影长最短时,丙地所在时区的区时是
A.5时
B.7时
C.17时
D.19时小题3:甲图所示地,位于我国某省(区),下列对联或诗句中可反映该省(区)地理特征的是
A.洞庭西下八百里,淮海南来第一楼
B.西湖天下景,游者无贤愚
C.浩荡滇池波自远,苍茫洱海水何宽
D.一路椰荫鱼艇静,天涯海角好家乡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C
试题解析:
小题1:2013年6月22日——直射点在23°26′N,故当某地在此纬线以北,影子朝向在北,反之,影子朝南,且距太阳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影子越长;同时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南半球相反。根据上述和图分析得,甲在北半球,且在北回归线上(当地12时,影子为0 ,说明直射),乙在南半球;丙在北回归线以北。故选C。
小题2:考查区时的计算,解此题关键在于找到中间点——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根据乙地和丙地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时的北京时间,计算乙地为西四区(相差12小时),丙地为东三区,两者相差7小时,故依题意得,乙地测得该日杆影长最短时(当地12时),丙地所在时区的区时为19时。
小题3:根据小题1,甲甲在北回归线上,根据北回归线穿过我国的省份情况,选C(洱海位于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