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2010年9月14日,国家统计局太原调查队公布对300户城市居民家庭抽样调查显示:受国内粮食价格上涨影响,省城居民家庭8月份粮食类人均消费支出39.39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71元,涨幅13.6%。调查人员分析粮价上涨,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受国家提高稻谷收购价格政策的影响,国内稻谷价格全面上涨;二是从7月份以来新小麦收购价格上涨带动面粉价格上涨;三是我国今年以来气候异常,北方干旱导致各种杂粮减产,市场供应量急剧减少,导致价格走高。据此回答题。

小题1:上述材料说明(  )

A.价格并不反映价值

B.价格的上涨具有随意性

C.价格变化受供求关系影响

D.等价交换是不存在的小题2:当出现上述材料中的现象时(  )

①会形成卖方市场

②会形成买方市场

③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④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小题3:2011年国内物价飞涨,广东一家网站调查,广州肉价虽然一直处于稳定状态,但其涨幅要比粮价要高。虽然粮食价格涨幅较大,但每千克也只有3~4元左右,猪肉的价格却是每千克19元,猪肉之所以比粮食贵,主要是因为(  )

A.猪肉营养价值高于粮食

B.猪肉的需求量比粮食大

C.粮食的供给量大

D.猪肉价值量大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1:题目分析: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反映价值。等价交换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供求关系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题中“北方干旱导致各种杂粮减产,市场供应量急剧减少,导致价格走高。”说明价格变化受供求关系影响。故ABD项错误。本题选C项。

小题2:题目分析:卖方市场:含义,由卖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表现: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提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买方市场,是由买方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表现;由于供过于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题中价格上涨说明会形成卖方市场。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故②④项错误。本题选B项。

小题3:题目分析: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决定价格。这是根本原因。包含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多,价值量大,价格高。猪肉之所以比粮食贵,主要是因为猪肉需要耗费更多的劳动。猪肉价值量大。故ABC项错误。本题选D项。

点评:一材多用是高考选择题的主要命题形式,即对同一则材料从多个角度出多个选择题,又叫拓展延伸式选择题。解答这类选择题一般可分为以下三步:第一步,在审题时我们必须重视命题的大背景,它具有导向性,对其认真思考和仔细分析才能领会命题者的恶意图;第二步:解题时必须从导语出发,明确各小题题干与题肢之间的关系;第三步:结合背景的关键词,抓住题干的关键词,把握各小题所考查的知识,再用排除或直选的方法选出答案。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