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大自然五彩缤纷,绚丽的色彩装扮着世界。

颜色是一种视觉信息。可见光的不同波长(一般为380—780蚋米)作用于视网膜.转换成光化学能.又通过视觉神经转化为生物电能,最后传递给大脑皮屡枕叶的视觉神经中枢产生色视觉.并以记忆方式将信息贮存起来,便成为颜色。

颜色是一个心理物理量.有些颜色会使人感到温暖,如红、橙、黄色·称之为暖巴调}有些颜色使人感到清凉寒冷.如蓝、青、紫色,称之为冷色调。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在我们的记忆器官里贮存有这样的信息t橙红色的太阳和火焰是温暖的;冬天青灰色的天空是寒冷的,碧蓝的湖水是清凉的。这是人们对外来颜色信息进行综合后反馈出来的信息。

颜色产品的生产管理需要有一个标准,国外曾应用颜色体系、色谱或色卡作为某些行业的颜色标样,如美国的孟塞尔(munseu)色卡.我们标准样品——中国颜色体系样册(gsBA2603—94)是根据国家标准《中国颜色体系》(gB/t15608—1995)的规定研制的.样册以红、黄、绿、蓝、紫为五基色.共包括40种色调、不同明度和彩度的色样品1338块。

颜色可分为有彩色和无彩色两大类。样册中的元彩色乐由白色、黑色和灰色组成.灰色由白色和黑色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而有彩色。是由特定的色调、明度及彩度的色样品组成。

颜色是物体和产品外观的重要属性。颜色设计与控制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纺织、建筑、装饰材料、军事伪装、交通安全、化工、印刷、影视、艺术等。中国颜色体系样册具有中国特色,是我国颜色样品的最高标准,它将促进我国颜色产品市场逐步规范和统一。

小题1:下列不能作为“颜色是一个心理物理量”这一判断的依据的一项是    (    )

A.暖色调和冷色调本身没有温度.冷暖仅是人们心理上的一种感受.

B.红、橙、黄色能给人温暖;而蓝、青、紫色使人感到清凉寒冷。

C.人们生活经验的积累是形成冷暖色调这一视觉现象的主要原因。

D.所谓的冷暖色调是外来的刺激与人们的记忆贮存综合作用的结果。小题2:对加横线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这”指代的是“橙红色的太阳和火焰是温暖的;冬天青灰色的天空是寒冷的,碧

蓝的湖水是清凉的”。

B.前一个“信息”指的是可见光作用于视网膜产生的视觉信息。

C.“综合“反馈”指的是视觉神经将信息传递给大脑皮层枕叶视觉神经中枢的过

程。

D.后一个“信息”指的是经过大脑分析综合而后得出的新的信息.即记忆器官贮存的信息。

小题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色视觉是可见光经过两次能的转化,由视网膜和视觉神经传递给大脑皮层枕叶

的视觉神经中枢产生出来的。

B.《中国颜色体系》是我国的科学家根据国家标准研制出的中国颜色体系样册.它

是中国的标准样品。

C.制定有色彩类颜色产品的生产管理标准,最主要的依据是色调、明度及彩度。

D.中国颜色体系样册包括红、黄、绿、蓝、紫五种基色和由此衍生出来的1338块色样品。

小题4: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波长小于380纳米,大于780纳米的光,是无法作用于视网膜的,因此是不可见

的。

B.既然颜色是一个物理量,因此是可以用单位计量的。中国颜色体系样册就是我

国颜色样品的计量标准。

C.无彩色系中的白色、黑色即是基色,由白色和黑色按不同比例混合成各种不同

的灰色。

D.我国颜色产品市场的发展将受到我国颜色样品的最高标准——中国颜色体系样册的规范和制约。

答案

小题:选B。

小题:选C。

小题:选C。

小题:选A。

小题:选B。参见文章第3段,B项所述是结果.而不是依据.再说“能给人温暖”表述也不对,应为“使人感到温暖”。理解题干要求时,要扣住“心理”去体会。

小题:选C。C项所讲是指“颜色”的产生过程,并不是“冷色“暖色”产生的过程.“综合”指的是“外来的颜色信息”与“头脑中存有的生活经验的积累”的渗透、融合,“反馈”指的是“冷暖的感觉”。

小题:选C。A中“可见光”应为“可见光的不同波长”,“视网膜”不能与“大脑皮层枕叶的视觉神经中枢”发生“传递”关系。B中表述顺序有误,正确的是“我国标准样品——中国颜色体系样册是根据国家标准《中国颜色体系》的规定研制的。D中“由此衍生出来”文中找不到依据。

小题:选A。“无法作用于视网膜”,“不可见”,在文中无法找到出处和佐证。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