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1898年,(一系列)挫折激发了雄心勃勃但过早夭折的百日维新。这场运动的领导人是学者康有为和梁启超,他们印刷了一系列小册子,重新解释了儒家思想,为帝国体系下发生的巨变进行辩护。康有为和梁启超并不追求保持中国的农业化社会和文化传统,而是寻求再造中国并使之转变为强有力的现代化工业社会。
——据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康、梁为“寻求再造中国并使之转变为强有力的现代化工业社会”而追求的核心。(4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康有为通过“重新解释……儒家思想”,为实现近代中国“巨变进行辩护”的原因。其做法与百日维新“过早夭折”有何内在联系?(6分)
(1)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4分)
(2)原因: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减少变法阻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4分)
联系:维新派未能与封建因素(势力)彻底决裂,是导致其变法失败的重要原因。(2分)
题目分析:(1)结合所学知识,19世纪末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宣告洋务运动单纯学习西方科技不能使中国富强,康有为和梁启超当时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主张变法图存,核心是改变中国的社会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2)等一小问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康有为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原因是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康有为为减少变法阻力而采取的策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第二小问可结合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