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如图所示,在匀强电场中有A、B两点,将一电量为q的正电荷从A点移到B点,第一次沿直线AB移动该电荷,电场力做功为W1;第二次沿路径ACB移动该电荷,电场力做功W2;第三次沿曲线AB移动该电荷,电场力做功为W3,则(  )

A.W1>W2>W3

B.W1<W3<W2

C.W1=W2<W3

D.W1=W2=W3

答案

,第一次沿直线AB移动该电荷,电场力做功为W1

第二次沿路径ACB移动该电荷,电场力做功W2

第三次沿曲线AB移动该电荷,电场力做功为W3

三个过程,始末两点的位置相同,电场力的功的值只跟始末两点的位置有关,而和所经过的路径的形状完全无关.

所以W1=W2=W3

故选D.

综合

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发展特点与条件的有关资料,并回答问题(16分)

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珠三角)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外企,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步入新世纪,珠三角的经济继续高速发展,2000年珠三角创造的生产总值(GDP)7361亿元,2004年为13394亿元。为了谋求经济的更快发展,进一步实现珠三角与内地和港澳地区在资源、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方面的互补,有专家认为珠三角可以构建联合周边地区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泛珠三角)新格局。

(1)珠三角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根据农业生产类型分类,珠三角的农业属于           农业。在一些特殊的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_______农业,它是形式新颖的混合农业。(4分)

(2)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不定项选择,全对得2分)

A.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B.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

C.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

D.丰富的矿产资源(3) 随着经济发展,珠三角GDP迅速增长,2004年GDP约是2000年的______倍。同时,珠三角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4)能源供应紧张是当地发展经济的最大障碍,结合所学知识列举该地区在缓解能源紧缺问题上所采取的措施(至少列举两点)(4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