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中性粒细胞在外周血中可分为哪两类?增多或减少有何临床意义?

答案

参考答案:

可分为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和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两类。

1)中性粒细胞增多常伴随白细胞总数的增多。在生理情况下,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一天内存在着变化,下午较早晨为高。妊娠后期及分娩时,剧烈运动或劳动后,饱餐或淋浴后,高温或严寒等均可使其暂时性升高。

病理性增多见于:

①急性感染;

②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

③急性大出血;

④急性中毒;

⑤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及恶性肿瘤。

2)中性粒细胞减少,白细胞总数低于4×109/L。称为白细胞减少。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15×109/L。称为粒细胞减少症,低于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原因有:

①感染;

②血液系统疾病;

③物理、化学因素损伤;

④单核一吞噬细胞功能亢进;

⑤自身免疫性疾病。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