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王老师为人谨慎,战战兢兢地工作,勤勤恳恳地教书,深受学生爱戴。

B.操场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可是高三同学安然无恙地坐在教室里,看书的看书,做习题的做习题,

谁也没有关注教室外的事情。

C.他们对当地政府官员的腐败现象深恶痛绝,纷纷写信给上级纪检部门。

D.在已经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沉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答案

答案:C

题目分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

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战战兢兢: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损伤。形容人即将断气、死亡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

计算题
探究题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对“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了探究。

(1)甲同学的探究方案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程0~5N,分度值0.2N)、天平(带砝码盒)、量筒及水、蜡块(10g左右)

 探究问题:蜡块的上浮条件。

实验过程:

①首先测量蜡块的重力:

方案一是用弹簧测力计直接测出蜡块的重力;

方案二是用天平测出蜡块的质量,再求出重力。

你支持方案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测量蜡块受到的浮力: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把蜡块放在水中浮在水面时,测出蜡块排开水的体积,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出浮力。你认为上述操作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通过比较蜡块的重力和受到的浮力,可知物体上浮的条件。

(2)乙同学的探究方案

实验器材:装有水的大烧杯、蜡块、铁钉(见图)。

探究问题:蜡块的下沉条件。

实验过程:把蜡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后,发现蜡块要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为了使浸没在水中的蜡块会下沉,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一:将一根铁钉全部插入蜡块中,然后将蜡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发现蜡块沉入水底。

方案二:用同样的铁钉,但只将其部分插入蜡块中,将蜡块浸没在水中松手,发现蜡块也沉入水底。

①从物体受力的角度看,在蜡块中插入铁钉是为了改变__________ 的大小。

②能够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虽然两种方案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但老师认为方案一更科学。你认为老师这样评价的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