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10分)读下图(图中斜线部分表示黑夜,θ=23°26′)

(1)据图判断日期大约是__________前后,则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__________,纬度是__________。

(2)此时北京的地方时为___________________。

(3)此时,__________经线和__________经线将全球划分为两个日期。

(4)图中E、F、H、G四地按正午太阳高度从大到小依次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5)按昼长由长到短的变化情况依次排列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6月22日(1分)    120°E(1分)    23°26′N(1分)    

(2)11时44分(1分)   

(3)180°(1分)    60°W(1分)      

(4)H>E>F>G (2分)    

(5)E>H>F>G (2分)

题目分析:

(1)因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θ是23°26′,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太阳直射23°26′N,其日期为6月22日前后;因太阳直射的经线的地方时是12时,而图中150°W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其地方时是18时,所以地方时是12时的经度为120°E。

(2)据上题可知120°E的地方时是12时,而北京的经度是116°E,两地的经度差是4°,所以其时间晚16′,应为11时44分。

(3)两个日期的界线是180°经线和0时经线,因120°E的地方时12时,所以地方时是0时的经度为60°W。

(4)因太阳直射23°26′N,距离23°26′N的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对四点的纬度可知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

(5)因太阳直射北半球,所以越向北昼越长,对比图中各点的南北位置可知昼长的长短。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