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某政策符合客观情况,运作顺利,效果显著,可以继续执行,甚至上升为法律。这种情况叫做()

A.政策继续

B.政策调整,或称政策革新

C.政策终结

D.政策验收

答案

参考答案:A

问答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公司)系一家上市公司,20×6年至20×9年对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丙公司)投资业务的有关资料如下:
(1)20×6年11月1日,甲公司与A公司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该股权转让协议规定:甲公司收购A公司持有的丙公司股权的20%,收购价格为2000万元,收购价款于协议生效后以银行存款支付,该股权协议生效日为20×6年12月31日。该股权转让协议于20×6年 12月25日分别经甲公司和A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并依法报经有关部门批准。
(2)20×7年1月1日,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10500万元,除下列项目外,丙公司其他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公允价值相同(单位:万元):

项目 账面原价 累计折旧 公允价值
存货 300 - 500
固定资产 1000 500 600
小计 1300 500 1100
丙公司该项固定资产原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已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0,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费计入当期管理费用。甲公司在取得投资时乙公司账面上的存货分别于 20×7年对外出售80%,剩余20%于20×8年全部对外售出。
(3)20×7年1月1日,甲公司以银行存款支付收购股权价款2000万元,另支付相关税费10万元,并办理了相关的股权划转手续。甲公司持有的股份占丙公司有表决权股份的 20%,对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决策具有重大影响,并准备长期持有该股份。
(4)20×7年4月20日,丙公司股东大会通过决议,宣告分派20×6年度的现金股利 100万元。
(5)20×7年5月10日,甲公司收到丙公司分派的20×6年度现金股利。
(6)20×7年11月1日,丙公司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上涨而确认增加资本公积150万元。
(7)20×7年9月,丙公司将其成本为800万元的某项商品以1100万元的价格出售给了甲公司,甲公司将取得的商品作为存货管理,当期对外出售60%。
(8)20×7年度,丙公司实现净利润400万元。
(9)20×8年4月2日,丙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审议董事会于20×8年3月1日提出的 20×7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方案为: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净利润的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分配现金股利120万元。该利润分配方案于当日对外公布。
(10)20×8年度内部销售形成的存货本期末全部对外出售。
(11)20×8年,丙公司发生净亏损600万元。
(12)20×8年12月31日,由于丙公司当年发生亏损,甲公司对丙公司投资的预计可收回金额为1850万元。
(13)20×9年3月20日,甲公司出售对丙公司的全部投资,收到出售价款1930万元,已存入银行。
要求:
1.确定甲公司收购丙公司股权交易中的“股权转让日”;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

材料二  1958年毛 * * 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地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材料三  在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过程中,乡镇企业和外资企业可谓是两支突起的“异军”。它们的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的两个新的增长点。                                                            ——《中国现代化历程》卷3

材料四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江 * * 《在中 * * 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与当时历史背景,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启动时采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的思想在实践中是怎样实施的?结果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出材料三中所提出的两支突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概述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基本进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