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什么是非现场监管?

答案

参考答案:

非现场监管又称“非现场监测”、“非现场监控”,是按照审慎性原则进行银行监管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具体而言,非现场监管是指监管机构通过收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和财务数据,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如各种模型与比例分析等),研究分析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的总体状况、风险管理状况、合规情况等,发现其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其稳健性经营情况进行评价。通过非现场监管,能够及时和连续监测金融机构的经营和风险状况,并能为现场检查提供依据和指导,使现场检查更有针对性,从而有利于合理分配监管资源,发挥现场检查的最大效力。

非现场风险监管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

一是采集数据。

二是对有关数据进行核对、整理。

三是生成风险监管指标值。

四是风险监测分析和质询。

五是风险初步评价与早期预警。

六是指导现场检查。

单项选择题 A1型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高中语文必修(3)《琵琶行》的教学片段,按要求答题。教师导入新课后,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默读结束后,学生开始提问:生1:"主人下马客在船怎么翻译?"生2:"这首诗为什么要有’无管弦"转轴拨弦’等音乐描写?"生3:"故事情节怎么概括?"生4:"秋江月夜的景物描写作用是什么?"生5:"诗歌肯定要有情感抒发,文中重要的情感描写的是什么?"共有15个学生提出了问题(有些问题是重复的),在所有学生不再举手提问时。教师问:"谁能回答刚才同学提出的问题?"教师的话音刚落,就有学生举手回答:生1:"以秋江月夜为背景展开故事情节,创造出一种苍凉凄清的气氛。"生2:"因为全诗以送客的离别之情为序曲,重点写的是琵琶女和诗人相遇相知之情。"在教师"好""很好"的赞扬声中,有10多名学生对前面同学提出的问题作了回答(有些回答是重复的)。下课铃响后,教师小结完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后,结束了这篇课文的教学。以下是对上面教学实录的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A.这节课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完全成了课堂的主角

B.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作为一个主持人存在,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C.学生"问答式"教学,解决了阅读中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D.这节课缺乏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提出的多是虚假的问题,教学重点不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