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图为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个城市昼夜长短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四城市位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城市

B.乙城市

C.丙城市

D.丁城市小题2:地球上一年内昼夜变化最大的地区(   )

A.赤道地区

B.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C.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地区

D.南北极圈以内的地区小题3:关于四个城市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城市只有春秋分是昼夜等长

B.乙城市可能在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C.线速度乙>丁>甲>丙

D.角速度甲>乙>丙=丁

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B

题目分析:

小题1: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昼长夜短,对比四个城市的昼夜长短,只有丙城市昼长夜短。故选C。

小题2:赤道地区全年昼夜等长;而纬度越高,夏半年昼越长,冬半年昼越短,那么一年内昼夜变化最大,南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所以一年内昼夜变化最大。故选D。

小题3:甲城市12月22日昼夜等长,所以应位于赤道地区,全年昼夜等长;图中四城市的昼夜长短相差越小,纬度越低,所以四城市的纬度大小是:乙>丁=丙>甲,因纬度越小,线速度越大,所以线速度大小是:甲>丁=丙>乙;角速度四个城市相同;而12月22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乙城市此日是极夜,所以乙城市可能在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故选B。

问答题

材料一:
2009年西南五省发生严重旱灾,给我国带来深重的灾难。水利工程在抗击西南干旱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不仅解决了广大群众吃水用水的困难,而且保证了及时播种、灌溉。在年年抗旱年年旱的背后,显示出农田水利设施也是“重旱区”,千年传统的“望天收”至今依然大范围存在。中国现有的18.3亿亩耕地中,尚有9.59亿亩是没有灌溉条件的“望天田”,已建成的8.67亿亩灌溉耕地,灌溉水利用率也只有46%。而且,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一直没有大规模地兴修农田水利建设。有些地区连维修的工作都减免了。很多渠道和水库或被泥沙拥堵,或被用来排放污水。在西南旱灾时大中型骨干水利工程保障了大中城市供水,保障了重要经济项目用水,保障了重旱区的主要水源供应,可见其重要性;小水窖、小塘坝等“小工程”也在干旱前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西南水利工程依然远远不足,大型水库和骨干水利工程很少,以贵州为例,全省中型水库仅34座,蓄水总量不到20亿立方米,而且水利工程并未受到充分重视。改革开放后,政府把水利投入的重点放在利益相关的城市防洪与大江大河工程上,与农业产出能力直接相关的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却少之又少,管理日渐荒疏。
材料二:
按照“组建规范、产权明晰、水价合理、管理自主”的原则,江西省各地纷纷出台农民用水户协会组建实施办法。同时,江西省计划用3到5年时间,将省级以上“小农水”投资全部用于农民用水户协会所管理的工程项目建设。“必须调整思路,规划先行,走集中连片建设的路子,整体推进,建一片就得成一片。”江西省财政厅农业处副调研员曹忠明说。有关专家建议,国家应拨出专门经费建小农水,用以工代赈的方式,让那些村庄的农民在农闲时进行修建储水用水的沟塘渠堰。

结合给定材料,谈谈农田水利设施在应对重大旱灾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