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读“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非阴影表示白天),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此图表示北半球的________ (节气),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并用字母M标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3)位于B点的物体向东作水平运动,其方向向______(南或北)偏移。

(4)图中A、B、C、D、E五地中,地方时相同的是______(填字母)。同一天日出地方是相同的是______(填字母)。

(5)这一天,图中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写度数)。

(6)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A点的昼长_______小时,此后的三个月C点及其以北地区的极昼极夜范围变化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夏至(1分)  

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1分)

(2)如图(2分) 

(3)南(1分)

(4)C、E(1分)    A、E (1分)

(5)90°(1分)

(6)从北回归线向两侧递减。(1分)  

(7)12 (1分) 极昼范围逐渐减小(1分)

题目分析:

(1)因北极圈与晨昏线相切,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应直射在北回归线,所以其节气应是夏至。

(2)太阳光线应在昼半球一侧,其与晨昏线垂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与昼半球的中央经线的交点上。

(3)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因物体向东作水平运动,所以方向向南偏。

(4)位于同一经线上的各点地方时相同,所以C、E两点的地方时相同;位于同一纬线上的各点的日出地方时相同,所以A、E两点的相同。

(5)B点位于北回归线上,而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所以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90°。

(6)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是90°,为最大值,而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7)A点位于赤道上,赤道上的昼长始终是12小时;此后三个月,太阳直射点不断向南移动,所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的极昼范围不断减小。

解答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