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并灼热(低于400℃)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得到该物质固体的是

A.氯化镁

B.偏铝酸钠

C.碳酸铵

D.高锰酸钾

答案

答案:B

题目分析:氯化镁因为能水解生成氢氧化镁,灼烧得得到氧化镁,故A错误;偏铝酸钠水解生成氢氧化钠,但氢氧化钠是难挥发性的,所以最终仍然得到偏铝酸钠,B正确;碳酸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水和CO2,C不正确;KMnO4受热易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D错误,答案选B。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剩余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巩固和检验的同时,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答题时注意相关物质的性质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材料题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近代科学技术落后于西方。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材料二 英国学者李约瑟博士在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进行研究后发现,16世纪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远远超过西方,除“四大发明”外,还有很多发明,如机械钟、瓷器、独轮车、拱桥等都首创于中国。“为什么近代科学只在欧洲文明中发展,而未在中国文明中成长?”这个疑问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材料三 欲致吾之知,在极物而穷理也。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木、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

(1)据材料一,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为什么会有这一特点?

                                                                                                                                                                

(2)以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果为例,说明当时我国是“发明和发现的国度”。

                                                                                                                                                                

(3)鸦片战争前夕,英国的工业革命已进行了七十余年,而中国还在传统科技中徘徊。根据所 学知识和材料三,指出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伍的原因。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