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已知某基础工程分为开挖、夯实、垫层和砌筑四个过程。每一过程各划分为四段施工,计划各段持续时间各为6 d,各段过程之间最短间隔时间依次为5 d、3 d和3 d,实际施工中在第二段夯实过程中延误了2 d,则实际完成该基础工程所需时间为( )。

A.37 d

B.35 d

C.39 d

D.88 d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考点] 第四章工程施工组织第一节流水施工中关于等节拍不等步距的流水施工。[思路] 由已知可知此基础工程分为开挖、夯实、垫层和砌筑四个过程,每一过程各划分为四段施工,计划各段持续时间各为6 d,所以,最后一个施工段的持续时间为 4×6 d=24 d;已知各段过程之间最短间隔时间依次为5 d、3 d和3 d,即开挖、夯实、垫层和砌筑四个过程之间的步距分别为5d、3 d和3 d;实际施工中在第二段夯实过程中延误了2 d,则所需实际完成时间又增加了2 d;T=(4×6+5+3+3+2)d=37 d。[易错] B,考生没有考虑第二段夯实过程中延误的2 d,计算的结果是35 d。[拓展] 全等节拍流水施工的基本特点如下。 (1)各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相等。 (2)各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相等,且等于流水节拍。 (3)不存在工艺组织间歇,也不存在工艺搭接。 (4)专业工作队数等于施工过程数。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