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在房屋租赁过程中,出租客户所关心的安全性问题是( )。

A.希望找到合适的房源

B.希望自己消费获得最大效用

C.房租越高越好

D.对承租客户身份和信誉有所要求

答案

参考答案:D

综合题

(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国家是活生生的上帝。国家是人造物体,国家负责维持安全的秩序,保护订立契约。……人们将自己的权利一次性全部转让给国家,于是国家就成为拥有最高权力而存在。个人应绝对服从君主的绝对权威,以免产生冲突矛盾。法律和道德规范对主权者不应有任何限制。……主权者应该拥有的12项权力。其中,包括臣民如果不得到君主的允许,便不能抛弃君主政体,返回乌合之众的混乱状态,臣民还必须心甘情愿地声明承认主权者的一切行为,如果反抗就可能被杀死。主权者还权决定财产权问题等。主权的权威是绝对而不容置疑的。

——霍布斯《利维坦》

材料二 社会契约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共同体,使人联合,并在联合中保持每个人的自由。这样,人就放弃了天然的自由,而选择了约定的自由。出于理性的选择,人们交出自己的权利,通过订立契约,诉诸国家权力来解决彼此的冲突。它用全部共同的力量来捍卫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产,每个人虽与众人结合,却能从其他人那里获得自己所丧失的一切东西的等价物以及更大的力量来保全自己的所有。……把个人的天赋权利转让给共同体,这种转让当然是有条件的,它的条件是:共同体应符合全体人民的公共意志。……国家的权力应符合公意,这样的共同体人民才能服从,人民服从共同体实际上就是服从自己的理性,因为公意是按照人的理性原则确立的。如果每个人都按公意行动,就保证了个人的自由。自由是按自己的理性做事。国家的职责是执行公意,所以必须有一种普遍的强制性的力量,而主权便是这样一种强制性的统治权力。

——卢梭《社会契约论》

(1)根据材料一,分析霍布斯的主要观点。(5分)

(2)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卢梭比霍布斯的进步之处。(10分)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银行里的小男孩

【美】菲利普·罗斯

已经是午饭时间,储蓄所里只有一个职员在值班。那是一位大约40岁的男人,紧贴头皮的头发,小胡子,整洁、笔挺的棕色西装,身上的每一处都暗示着,他是一位细心谨慎的人。

这位职员正站在柜台后面,柜台前站着一个白人男孩,黄棕色的头发,穿着一件V领的毛线衣、一条卡其裤和一双平底鞋。我想我特别注意他是因为他看起来更像一名初中生,而不是银行的顾客。

他手上拿着一本打开的存折,脸上写满了沮丧。“但是我不明白,”他对银行职员说,“我自己开的账户,为什么我不能取钱。”

“我已经向你解释过了。”职员对他说,“没有父母的信函,一个14岁的小孩不能自己取钱。”

“但这似乎不公平,”男孩说,他的声音有点颤抖,“这是我的钱,是我把钱存进去的。这是我的存折。”

“我知道是你的存折。”职员说,“但规定就是这样。现在还需要我再讲一遍吗?”

他转身对我微笑了一下,说:“先生,你需要办理什么业务?”

“我本来想开一个新账户,但是看到这里刚刚发生的一幕后,我改变了主意。”我说。

“为什么?”他问。

“就因为你说的话。”我说,“如果我理解得没错的话,你刚才的意思是说,这个孩子已经达到把钱存入你们银行的年龄,却没有达到取出他的钱的年龄。如果无法证明他的钱或者他的存折有任何问题的话,那么银行的规定的确太可笑了。”

“对你来说也许可笑,”他的声音稍微提高了一点,似乎有点生气了,“但这是银行的规定,除了遵守规定,我没有别的选择。”

在我跟银行职员辩论的时候,男孩满怀希望地紧挨着我,但最终我也无能为力。突然我注意到,他手上紧抓着的那本打开的存折上显示只有100美元的结余。存折上面还显示进行过多次小额的存款和取款。

我想反驳的机会来了。

“孩子,以前你自己取过钱吗?”我问男孩。

“取过。”他说。

我一笑,转而问银行职员:“你怎么解释这个?为什么你以前让他取钱,现在不让呢?”

他看起来发火了,说:“因为以前我们不知道他的年龄,现在知道了,就这么简单。”

我转身向男孩耸耸肩,然后说道:“你真的被骗了。你应该让你的父母到这里来,向他们提出抗议。”

男孩看起来完全失望了,沉默了一会儿,他把存折放进背包,然后离开了银行。

银行职员透过玻璃门看着男孩的背影消失在街道的拐角,转身对我说道:“先生,你真的不该从中插一杠。”

“我不该插一杠?”我大声说道,“看看你们那些该死的规定吧!难道他不需要一个人来保护他的利益吗?”

“有人正在保护他的利益。”他平静地说。

“那么这个人是谁呢?”

“银行。”

我无法相信这个白痴居然会这样说。

“瞧,”我揶揄道,“我们只是在浪费彼此的时间。但你也许愿意跟我解释一下银行是如何保护那个孩子的利益的。”

“当然,”他温和说道,“今天早上我们得到消息,街上的一帮流氓已经勒索这个孩子一个多月了。那帮混蛋强迫他每周取一次钱给他们。显然,这个可怜的孩子由于害怕而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任何人。这才是他如此烦恼的原因——取不到钱,他害怕那些流氓会打他。不过警察已经知道了这件事,今天他们也许就会实施抓捕行动的。”

“你的意思是说根本没有年龄太小而不能取钱的规定?”

“我从没听说过这个规定。现在,先生,                 

“我?……”

(选自2010年12月版《小小说》,有删改)

小题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午饭时间,“我”到储蓄所开帐户,而注意到了一个前来取款的白人初中学生。

 

B.小男孩遭流氓勒索,由于害怕,只好一次又一次到银行取钱给那群骚扰者。

 

C.面对“我”的诘问,银行职员找不到合理解释的理由,很恼怒,发了脾气。

 

D.银行职员最后温和的态度预示了故事的结局:出乎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小题2:小男孩和“我”在整个事件过程中的态度各有哪些变化?请分别概括说明。(6分)

小题3:请在小说结尾的横线处补写一句话,表达出银行职员所要表达的意思,要求连贯、含蓄、符合人物身份。(不超过10字)(3分)

小题4:文中的银行职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结合文本,谈谈自己的看法。(不超过100字)(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