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片段内容,回答问题
……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与实践
1.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的确定
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下面列出了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时应考虑的因素。
2.二氧化碳和氧气制取实验及相关性质比较
根据上述比较,分析制取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各有什么不同。试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与同学讨论、交流,分析各自设计的装置的优缺点。
3.通过讨论,选择一套最佳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并讨论怎样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
请你据以上教材内容设计你的教学:
(一)初中化学教学要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根据教材内容片段,你认为主要的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二)该片段的教学重点是(),为完成这一重点内容教学,采用的主要的教学方法为()。
(三)针对气体制取的相关问题,某教师设计了以下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应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1.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气体:
(1)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B作为发生装置,依据是();用E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2)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收集装置是()。NH3是一种碱性气体,干燥时可选用下列干燥剂中的()(填选项字母)。
A.固体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生石灰
(3)某同学欲收集一种难溶性气体,认为F装置可以代替C装置。请简述该同学应如何使用F装置
()。
2.检验二氧化碳可用澄清的石灰水,设计实验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都能发生反应。
(1)关闭K,通入二氧化碳,A、B中均无明显变化。B中盛放()溶液。
(2)打开K,继续通入二氧化碳。此步实验目的是()
通常情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因此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3)用洗涤干净的上述装置重新实验,分别量取50mL上述溶液放入A、B中,关闭K,通入约500mL二氧化碳,A、B均无明显变化。此实验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
(4)用图装置制取并收集一定量CO2气体时,预先在装置m中添加了一些植物油,若不使用植物油,其结果是();用该装置可以完成气体的制取和收集以及气体的一些性质实验,还可以用于()。
参考答案:
①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②通过探究活动,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体验、反思、培养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③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
⑤探究法;
⑥反应物为固体和液体,且不需要加热;
⑦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氧气收集满,如果木条没有复燃,则证明氧气没有收集满;
⑧D;
⑨Ac;
⑩将瓶中装满水,气体从b口进入瓶中,将水排出;
氢氧化钙;
验证CO2能与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
CO2的体积远超过50mL溶液所能溶解的量,若CO2不与NaOH溶液反应,则B中会出现浑浊现象;
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
测量气体的体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