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相继走上近代化道路,而在甲午战争中,中国却败于日本。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劝阻西方列强以“修约”为借口要挟中国,清政府聘用卸任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率使团于1868年2月至1870年10月访问了欧美11个国家。该使团以记名海关道志刚、礼部朗中孙家谷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英国使馆翻译柏卓安、法籍海关税务司德善为左右协理,经蒲安臣使团交涉,美英等国表示对华将采取“节制和温和”的政策。志刚等人还记载了出访的行程和外国的风土人情。使团回国以后,由于人微言轻,对政府决策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1871年12月至1873年9月,日本政府为了修改不平等条约“求知识于世界”派岩仓使节团访问欧美12个国家。该使团以右大臣岩仓具视为特命全权大使,参议木户孝允、大藏卿大久保利通、工部大辅伊藤博文、外务少辅山口尚芳国副使。岩仓使节团在修约方面虽然没取得进展,却考察了政府机构、议会、法院、公司、交易所、工厂、矿山、港口、农牧场、兵营、学校、报社和福利设施,从各个方面加深了对西方近代文明的认识和理解。

——摘编自王绍坊《中国外交史》、伊文成等主编《明治维新史》等

(1)中日两国使团的出使目的、成员组成有何不同?由此分析两国统治集团对近代化的态度。(10分)

(2)联系所学知识,说出日本为走向近代化采取的主要措施。(8分)

答案

(1)中国为了劝阻列强“修约”,防止其扩大侵略权益;(2分)日本为了与列强修改不平等条约,向西方学习。(2分)中国聘用外国人为团长,主要成员为中下级官员;(1分)日本以本国人为团长,主要成员为明治政府要员。(1分)晚清政府重视不够,被动应付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2分)明治政府高度重视,主动适应近代化要求。(2分)

(2)废除旧体制(或“废藩置县”及“四民平等”均可,2分)

发展新经济(或“地地私有”及“殖产兴业”均可,2分)

倡导“文明开化”(或“教育改革”及“学习西方”均可,2分)

建立新军队(2分)

题目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日两国在近代化过程中的一些知识和产生不同结果的比较,既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也注重考查学生的历史比较能力。(1)中的出使目的、成员组成可直接从材料中找出,分析两国对待近代化的态度对学生来讲有点难度。(2)问要主要从向西方学习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军事等方面来回答。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再现能力。

点评:关于中国和日本向近代社会转型过程明治维新的不同,高考命题重点在中国维新变法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比较。

论述题

(26分)网络己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某课外研究小组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如下信息。

信息一 网络改变经济

电子商务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中国近年来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大到住房、汽车,小到螺丝、调料在网上都能方便买到。据测算,到2015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将突破18万亿元。电子商务的低门槛为许多创业者提供了一个就业的平台,也为许多企业的产品找到了市场。2012年的“双11”促销活动,淘宝天猫仅一天就实现了191亿元的销售额。同时,电子商务领城也存在从业者素质不高、虚假促销、贩卖伪劣商品、快递变慢递、不开发票、监管不利、 * * 困难等现实问题。

信息二 网络改变社会

近日,南京市纪委向社会招幕了首批24名微博廉政观察员。这批观察员来自党内外,有教师、警察和普通企业职工,并且普遍具有较强的网络影响力。通过引入廉政现察员,加强收集网民投诉、解答群众疑问,加强康政监督,拉近党群距离,必将成为推进党的执政方式的良性转变的重要力量。

(1)根据信息一概括我国电子商务产业的现状,并分析发展和完善电子商务产业将会怎样推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14分)

(2结合信息二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设立民间网络廉政观察员对推进党的执政方式良性转变的认识。(12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