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根据材料内容,结合我国实际,就给定材料中出现的问题,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鲜明,论述充分,条理清晰,语言流畅,字数在1000字左右。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参考例文 文明执法要讲求“内外兼修” 文明是一种进步,文明执法是整个时代的要求。然而现实中暴力执法、不文明执法的现象依旧存在,河南永城一工商所长粗暴执法致农妇自尽,欲出五万元摆平;郑州城管暴力执法轧断瓜农腿,执法车遭群众堵截……以上种种事例都暴露出我们在文明执法方面,还有很多的漏洞与不足。这些问题的产生固然有外部的原因,但内部的原因更为重要。因此,我们必须“内外兼修”,从两个层面加以努力。 正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变化的原因有内外因两种,内因是主要的、根本性的,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次要的、非根本性的,是变化的条件。引申到执法之所以会产生问题这个角度来说,一方面部分执法人员素质过差,不知法不懂法,对法律法规是如何规定的不清楚,一些单位因为执法人员不够就从社会上招聘一些“临时”人员来协助执法,结果出现了不少不文明执法现象,这是暴力执法和不文明执法产生的内因。另一方面,对行政执法的外部监督没有力度,部分执法人员执法过程中肆无忌惮,而被执法人在遭受到暴力执法和不文明执法后,没有有效的救济途径,进一步助长了执法人员的不良风气,这就是问题产生的外因。 因此,单独治理外部或者单独治理内部,是不可能得到预期成效,达到文明执法的最终目的的,只有“内外兼修”,方能成其大事。具体来说,首先要加强执法人员的素质,建设一支文明的执法队伍。要加强执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对自己行业的相关法律要精要熟,执法过程中要以法律为依据,做到有理有节。要加强执法人员的道德建设,巩固和重筑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大环境下,彻底消除执法人员高高在上的一贯作风。树立执法队伍中文明执法的积极榜样,推广微笑执法、礼貌执法的“非暴力”执法方式。 其次,外部监督一定要保证。政府相关监督管理部门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对执法过程中出现的违法违规要及时纠正,对情节严重的,要予以惩处。对被执法者要提供较为直接的中诉渠道和有效的寻求救济渠道。要充分发挥媒体的监督优势,以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为平台,对执法的依据、过程、结果做全方位、深层次的报道,达到执法透明化的效果。 所谓“情动于衷而形于外”,只有真正加强执法队伍的素质,增强执法人员为人民服务的觉悟,并在外部监督上下大力气、做足功夫,方能真正做到文明执法,保证社会稳定与和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打下最为坚实的基础。

判断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22分)

率真孔子

张期鹏

我读孔子,感受到的是他的率真。

在无数个深夜,我坐在桌前捧读《论语》,感觉这个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就坐在我的面前。他的深邃目光,穿越2500多年的沧桑岁月,慈祥地注视着我。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站起身来,慢慢地走向不可知的远方。我的眼前,顿时幻化出一片烂漫的充满书香气息的杏林。

我的思绪在漫长的时间隧道里穿梭,眼前的场景在变换,仿佛又回到了2500多年前的某一天。那一天,孔子把他的弟子子路、曾点、冉有、公西华召集到身边,让他们尽情地抒发自己的人生理想。子路说完,他只是微笑了一下;冉有和公西华说完,他没有表示任何意见,但似乎皱起了眉头。轮到曾点了,他在老师的鼓励下轻声说道:“莫春着,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就是这一段轻声地描绘,引来了孔子高声地感叹和赞许:“吾与点也!”

“只有曾点的说法符合我的心愿啊!”孔子的感叹和赞许,至今依然深深地撞击着我的心扉。千百年来,有多少人把他打扮成一个不苟言笑、循规蹈矩,而且一开口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闭口就是“仁”、“礼”、“忠恕”、“孝悌”之类的“至圣先师”,殊不知他始终怀着“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童心童趣。岂止是童心童趣啊,暮春时节,穿着新做的春服,五六个朋友一道,带着六七个孩子,在沂河里畅快地沐浴,在求雨台上迎接浩荡的春风,然后一路唱着悠扬的歌曲回去,难道不是孔子的人生理想吗?

这是一个多么可爱、多么率真的孔子!

孔子作为一个政治家,自然始终怀有强烈的政治热情、政治抱负和政治追求;但作为一个“士”,他更有知识分子思想纯洁和崇高的一面,不会为了某种政治利益而牺牲自己的独立人格。他30多岁的时候,因为对鲁国“三桓”的骄横跋扈不满,来到了齐国。他对齐景公讲了一番治国安邦的道理,齐景公好像很乐意接受。但他似乎又太直率了,他敏锐地看到齐国最大的危机是宫廷的奢侈,并且坦率地指出了这一点,引起了景公的极大不满。他冷冷地对孔子说:“我已经老了,也不可能有什么大作为了。以您的才能,在我这里实在太委屈了。”对于这样的逐客令,《论语》中没有记载孔子的反应,只是说了一句“孔子行”。但就是这样一句“孔子行”,使我看到了他面对景公的凛然的表情。以孔子的温文尔雅,他不会怒斥一个自己认为不值得怒斥的人,他当时一定是“色勃如也”,一脸严肃地转身离去;“趋近,翼如也”,脚步越走越快,像鸟儿舒展开了自己的翅膀。这就是有着率真个性、独立人格的孔子啊!

我同时隐约地感到,孔子作为一个凡人,内心也有着复杂的情感,思想深处也有着复杂的矛盾,有时甚至会陷入一种痛苦的矛盾斗争之中。特别是在自己理想不能实现的时候,心里真比黄连还苦。在他快50岁的那一年,眼看着壮志难酬,内心的急切终于表现在了一次差一点成为现实的冒险行动上。那一年,鲁国“三桓”之一季桓子的一个家臣发动叛乱,占据了鲁国的费城,并想以此来对抗鲁国。为了壮大自己的声威,他特意邀请孔子参加自己的反叛行动,这一次孔子真的沉不住气了,竟然想去参加叛军。子路急切地来劝他,他自知理亏,但又为自己无望的前程悲哀,于是理屈词穷地抢白子路:“他们召我去,难道我会白去吗?如果他们是真心用我,我可以帮助他们建设一个我梦想的东周王朝啊!”

孔子当然没有成行,但即使只是这样一种想法,也引起了后人的激烈论争。在他死后2500多年的时间里,不知有多少人为他的这次冒险行为辩解,他们认为 “圣人”孔子是绝对不会有这样的想法、说出这样的话的。但我却相信这是真的,因为我知道,孔子也是食人间烟火、吃五谷杂粮的,都快50岁了还一事无成,能不着急吗?我在今天可以想象孔子当时那种急切的样子,想象他面红耳赤地训斥子路的情景,不仅没有感到损伤了孔子形象的一分一毫,反而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孔子:太率真、太可爱、太伟大了。

大哉孔子!

小题1:、读完全文,作者是怎样评价孔子的?(4分)

小题2:、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论述孔子的“率真”的?请简要概述。(6分)

小题3:、从文章的第三、四段孔子与他的弟子们畅谈理想的事例中,你读出孔子怎样的人生思想?(4分

小题4:、作者写到孔子到齐国劝说齐景公的事例,阐明了什么观点?(4分)

小题5:、孔子一生中在教育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教育方法有哪些?请概述两种:(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