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
A.真理是发展的
B.真理中包含着错误
C.真理来源于客观世界
D.真理具有客观性
参考答案:A
解析:[解题指导] 本题考核考生对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理论观点掌握的程度及其运用于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难度。解答本题的思路可以是:第一步,回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辩证法用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看事物,认为任何事物都是同其他事物相互联系和不断发展的,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形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的观点看事物,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孤立存在和静止不变的,否认事物的联系和发展。第二步,回忆真理观问题上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唯物辩证法认为,真理是客观的,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坚持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就是坚持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所谓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是指真理作为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统一,其内容具有确定性,其发展具有无限性。所谓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和有限性,即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其广度和深度总是具体的、有限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必然随着认识对象和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发展,即真理是发展的。形而上学割裂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犯了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相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客观真理的存在,最终导致主观真理论;绝对主义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把人们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凝固化、绝对化,从而否定了认识的进步和真理的发展。第三步,基于上述理论观点和分析,可以确认A项为正确选项。 [错误防范] 有的考生把真理具有相对性,误认为是“真理中包含着错误”。这是对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的含义还没有正确理解和把握。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不包含着错误。为了防范“真理(或相对真理)中包含着错误”的看法,需要准确把握真理和真理的相对性概念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