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生文件夹下,打开文档WORD1.DOC,按照要求完成下列操作并以该文件名(WORD1.DOC) 保存文档。
[文档开始]
认识AGP 8X
要想深入认识AGP 8X,让我们先来说说AGP总线这个话题吧。
我们知道最初的显示设备是采用PCI总线接口的,工作频率为33MHz,数据模式为32bit,传输贷款为133MB/s。随着AGP 1.0规范的推出,AGP 1X和2X显示设备逐渐成为主流。
AGP 1X的工作频率达到了PCI总线的两倍-66MHz,传输贷款理论上可达到266MB/s。
AGP 2X工作频率同样为66MHz,但是它使用了正负沿(一个时钟周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触发的工作方式,使一个工作周期先后被触发两次,从而达到了传输贷款加倍的目的。由于触发信号的工作频率为133MHz,这样AGP 2X的传输贷款就达到了532MB/s。
AGP 4X仍使用了这种信号触发方式,只是利用两个触发信号在每个时钟周期的下降沿分别引起两次触发,从而达到了在一个时钟周期中触发4次的目的,这样在理论上它就可以达到1064MB/s的贷款了。
在AGP 8X规范中,这种触发模式仍将使用,只是触发信号的工作频率将变成266MHz,两个信号触发点也变成了每个时钟周期的上升沿,单信号触发次数为4次,这样它在一个时钟周期所能传输的数据就从AGP 4X的4倍变成了8倍,理论传输贷款将可达到2128MB/s。
各类AGP总线技术参数对比表
性能参数 | AGP1.0 | AGP2.0 | AGP3.0 | PCI视频总线 | |
AGP 1X | AGP 2X | (AGP 4X) | (AGP 8X) | ||
总线速度 | 66MHz | 133MHz | 266MHz | 533MHz | 33MHz |
数据传输位宽 | 32bit | 32bit | 32bit | 32bit | 32bit |
传输贷款 | 266MB/s | 533MB/s | 1064MB/s | 2128MB/s | 133MB/s |
工作电压 | 3.3V | 3.3V | 1.6V | 0.8V | x |
触发信号频率 | 66MHz | 66MHz | 133MHz | 266MHZ | x |
(1)将文中所有错词“贷款”替换为“带宽”。
(2)将标题段文字(“认识AGP 8X”)设置为18磅蓝色仿宋_GB2312(西文使用中文字体)、加粗、居中、加双下划线,字符间距加宽3磅。
(3)设置正文各段(“要想深入……可达到2128MB/s。”)首行缩进2字符、左、右各缩进1.2字符、段前间距0.7行。
(4)将文中最后7行文字转换成一个7行6列的表格;设置表格第1列和第6列列宽为3厘米、其余各列列宽为1.7厘米、表格居中;将表格第1行、第2行的第1列单元格合并,将表格第1行第2列和第3列的单元格合并,将表格第1行、第2行的第6列单元格合并。
(5)设置表格所有文字中部居中;表格外框线设置为3磅红色单实线、内框线设置为1磅蓝色单实线。
参考答案:[解题步骤]
步骤1:通过“答题”菜单打开WORD1.DOC文件,单击[编辑]|[替换]命令,在弹出的“查找和替换”对话框中按题目要求替换。
步骤2:选中标题,单击[格式]|[字体]命令,在弹出的“字体”对话框中按照题目要求设置字体和字符间距。
步骤3:单击格式工具栏中的[居中]按钮,将标题段设置为居中对齐。
步骤4:选中正文,单击[格式]|[段落]命令,在弹出的“段落”对话框中按要求设置段落的缩进和段前间距。
步骤5:选中后7行文字,单击[表格]|[转换]|[文本转换成表格]命令,在弹出的“将文字转换成表格”对话框中设置转换的表格形式。
步骤6:单击[表格]|[表格属性]命令,在弹出的“表格属性”对话框中按照要求设置表格的列宽属性。
步骤7:选中表格,单击格式工具栏中的[居中]按钮,将表格设为居中对齐。
步骤8:选中要求合并的单元格,单击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合并单元格”。
步骤9:单击[视图]|[工具栏]|[表格和边框]命令,在弹出的“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按照要求设置表格内容的对齐方式和表格内、外框线。
步骤10:保存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