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前经济运行情况看,宏观调控工作不能放松。今年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配合。要更好地贯彻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更加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2005年3月5日)
请回答: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和长期性。
(2)什么是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今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一般地说,在于社会化大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以及由于市场机制的缺陷,需要国家对市场运行进行正确的指导和调控。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实际,具体地分析,则在于:第一,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需要;第二,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保持社会总供求均衡的需要;第三,是顺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条件。
(2)稳健(中性)的财政政策是相对于积极(扩张、从松)的财政政策和紧缩(从紧)的财政政策而言的,是—种有松有紧、松紧适度的财政政策。它的主要内容或主要体现有:—是控制赤字,就是适当减少中央财政的赤字。二是调整结构,就是要调整支出和国债项目资金投向的结构。三是推进改革,就是要腾出更多的财力,用于支持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四是增收节支,就是要严格依法征税,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同时严格支出管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稳健的货币政策,主要体现在合理调节信贷总量,既要支持经济平衡较快增长,又要保持币值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
(3)今年宏观调控的特点,一是继续把握好“分类指导”的原则,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一方面加大(即保)对农林水利、生态建设、环境保护、教育卫生社会事业等薄弱环节的投入,支持东部率先、中部崛起、东北振兴、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建设节约型经济和节约型社会。另一方面严格控制(即压)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遏制部分行业和地区的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特别是遏制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资源地产业的增长过快。二是宏观调控由过去的行政方式主导转向市场方式主导,更加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更加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解析: 这是根据我国宏观调控的必要性、长期性和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特点命的题,考生应当注意学科知识与社会热点的结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