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公司2007年及以前年度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根据2007年颁布的新税法规定,自2008年1月1日起,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变更为25%。2007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39.6万元(属于存货跌价准备120万元的递延所得税影响),2007年初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29.7万元(属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递延所得税影响)。假设该企业每年利润总额为8 000万元,2007年至2008年发生以下业务:
(1)2006年末存货余额1 6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120万元;2007年末存货余额2 00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余额为300万元;2008年末存货余额1 000万元,年末存货跌价准备余额90万元。
(2)2006年12月购入一项管理用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8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折旧政策与税法相同。2007年年末,该项固定资产出现减值迹象,A公司对其进行减值测试,其可收回金额为630万元。
(3)A公司自2007年起对所售产品均承诺保修3年,2007年末因此确认的预计负债余额为300万元,2008年发生保修费180万元,2008年确认预计负债250万元。
(4)A公司2007年以1 000万元的价款购入一栋写字楼,并于购入当日对外经营出租,A公司将其划分为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2007年和2008年末公允价值分别为1 150万元和900万元(假定不考虑税法上对该投资性房地产的折旧)。
(5)A公司2006年以500万元的价款自证券市场购入某公司股票,A公司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2006年末、2007年末和2008年末公允价值分别为590万元、650万元和460万元。假定税法规定资产在持有期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计算2007年A公司的所得税费用金额应是( )万元。
A.2 778.6
B.2 683.2
C.2 645.7
D.2 691
参考答案:B
解析: 2007年A公司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
=690×25%=172.5(万元)
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
=172.5-39.6=132.9(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300×25%=75(万元)
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
=75-29.7=45.3(万元)
其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引起的递延所得税负债
发生额=150×25%-29.7=7.8(万元)
2007年应交所得税
=[8 000+(300-120)(存货项目)+90(固定资产项目)+300(预计负债项目)-150(投资性房地产项目)]×33%
=2 778.6(万元)
2007年的所得税费用
=2 778.6-132.9+(45.3-7.8)
=2 683.2(万元)
2007年有关所得税的会计分录是:
借:所得税费用 2 683.2
递延所得税资产 132.9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7.8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 778.6
递延所得税负债 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