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材料1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同周边的苏联(俄罗斯)、蒙古、越南、老挝、印尼等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与新加坡等建立了外交关系,与朝鲜、日本等关系平稳发展。与欧美等西方国家的关系虽经历了一些波折,但90年代以后有了很大发展。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中国不称霸、不当头,双方关系良好。
材料2
去年10月,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就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签署,一项联合宣言。中国还成为第一个加入东盟《友好合作条约》的非东盟国家,承诺放弃在该地区使用武力。中国和东盟还一致决定在2005年将双边全年贸易额从2002年的550亿美元增加到1000亿美元。当然了,这并不意味着就不存在问题了。边界纠纷,特别是围绕南中国海引发的纷争依然存在,不过中国已经在一份旨在约束各方在南中国海的行为的宣言上签了字。
材料3
多年来,我们帮助非洲实施了近900个经济和社会发展项目,为非洲50个国家1.8万名学生赴华留学提供奖学金,派出1.6万名医疗队员赴47个非洲国家,诊治患者达2.4亿人次。还有3000多名中国官兵参与非洲热点地区维和行动。中国还通过“中非合作论坛”减免了非洲31个国家总共105亿元人民币的债务,并为近30个非洲国家190种税目的对华出口商品提供免税待遇。与此同时,非洲各国的出口产品,包括能源、原材料以及工业制成品,也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市场。
截至2005年底,中国与非洲各国共签订了65个文化协定,已执行文化交流计划151个。在过去5年间,10多个非洲国家先后派遣了20多个政府文化代表团访华,中国也与17个非洲国家签署了22个文化协定执行项目,占半个世纪以来签约总数的五分之一。
请回答:

结合材料3分析中国处理与以非洲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政策。

答案

参考答案:中国致力于在新形势下继承中非传统友谊、发展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第一,政治上增强互相信任。加强中非合作论坛建设,深化中国同非洲联盟及非洲次区域组织和区域性多边机构的合作,加强集体对话,凝聚新的共识,扩大利益交汇点。第二,经济上扩大互利共赢。扩大合作领域,促进合作方式多样化,实现优势互补,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第三,文化上注重互相借鉴。中非都有着灿烂多姿的文化,都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中非应该共同努力,加强在文化领域的交流和借鉴,增进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第四,安全上加强互相合作。中非应该加强交流和磋商,推动国际社会树立集体安全意识,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营造有利于共同发展的国际环境。第五,国际上密切互相配合。中非在重大国际问题上有着广泛的共同立场和良好的合作传统,在国际事务中加强协调和配合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我们愿同非洲一道维护联合国 * * 的宗旨和原则,加强在联合国及国际多边机构的磋商和合作,积极参与亚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建设以及其他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机制,推进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法治化,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
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中国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同其他发展中国家有着共同的历史遭遇和苦难历程,今天又面临着发展本国经济、改善本国人民生活的现实任务。中国的命运与发展中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中国始终重视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合作,在冷战后仍然十分重视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中国按照“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的原则,促进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中国把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作为外交政策的立足点。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