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2分)政治民主化是普世价值,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雅典国家的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的方式产生。当然,抽签也

要依据职位轻重而略有区别。执政官这类最高官职尚须各选区按比例提出一定数量的候

选人,然后再从候选人中抽签决定,但候选资格已尽量放宽,无任何财产、等级、资历

的限制。其他各级官职和五百人会议成员则在各选区从合格公民中直接抽签产生。

——摘自人教版高中新课标历史教科书

材料二 洪武十五年(1382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

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秩皆正五品。……大学士特侍左右,备顾而已。

——《明史》

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以后,内阁逐渐取代了枢密院,成了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

构。18世纪初,形成了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主持内阁会议

的惯例。1742年,沃波尔内阁的政策遭到议会反对,沃波尔辞职,创下了首相遭到议

会反对时,应辞职向议会谢罪的惯例。1783—1784年,小皮特内阁遭到下院反对,内

阁决定解散下院,提前进行议会选举,由新成立的下院决定内阁的去留,这一惯例进一

步完善了责任内阁制。

——《世界史资料》

材料四 自1953年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对于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名额,均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

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的人口数的原则分配。

——根据1953至2009年我国实行的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

材料五 第十六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名额,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各省、

各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相同的原则,以及保证

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

——摘自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的特点,并指出其局限性。(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朝内阁制的特点及实质。(2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英国内阁制的特点及实质。(2分)

(4)对比材料四和材料五,指出我国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促使这种变化产生的根源。(2分)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的认识。(2分)

答案

(1)特点:抽签选举;依据职位轻重而有区别;

间接与直接相结合;面向成年男性公民。(答出其中1点即可得2分)

局限:忽视了参政者的能力与品德,易造成权力的滥用;

是成年男性公民的特权。(2分)

(2)特点:明朝内阁只备顾问而没有决策权。(1分)

实质:君主专制制度。(1分)

(3)特点:英国内阁拥有行政大权,权力相互制衡。(1分)

实质:资产阶级民主制度。(1分)

(4)变化:农村地区在全国人大代表中所占比例增加。(1分)

根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化。(1分)

(5)认识:实现民主,要有公平、合理的选举方式和广泛的选举权;

民主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民主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答出其中2点即可得2分)

本题主要考查中西政治制度的比较。

第(1)问,依据材料信息整合回答即可。

第(2)问,主要考查明朝内阁的特点和实质。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

第(3)问,主要考查英国内阁制的特点及实质。依据材料信息整合回答即可。要透过现象

看本质。

第(4)问,主要考查我国农村人大代表的变化和根源。变化根据材料即可得出答案。根源

从经济的角度来回答。

第(5)问,认识主要从吸取过去的经验和教训这个角度来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完形填空
阅读下面的短文,指出能填入相应空白处的最佳答案。
     Paul couldn't   1   last night. He woke up early and sat up, and he lay down again. He felt terrible. "I
must be ill," he thought, "but I must study for that   2  ." He got up and looked for his history notebook.
He finally found it on his chair. He    3   over his history notes, but he couldn't remember any of the
facts in his notes. "What shall I do?" He felt terrible. Just then Paul's telephone rang, so he put down his
notebook and picked up the telephone. "Good morning," Jack's voice said. "You must be wrong about the
test." "What do you mean?" Paul asked weakly. "We aren't going to   4   today," Jack said. "I wrote down
the date in my notebook. The test will be next Wednesday. It isn't today.   5   do you feel this morning?"
"Fine," said Paul. "Just fine!" Suddenly he really felt fine.
(     )1. A. asleep    
(     )2. A. test     
(     )3. A. go      
(     )4. A. took a rest 
(     )5. A. Why     
B. sleep     
B. lesson      
B. went       
B. have a rest 
B. Which     

C. slept           
C. book            
C. goes               
C. have a test      
C. What       

D. sleepy                
D. class                 
D. going                      
D. give a test        
D. How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