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甲企业委托乙企业加工用于连续生产的应税消费品。甲、乙两企业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适用的消费税税率为5%。甲企业对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有关资料如下:
(1)甲企业发出材料一批,计划成本为35000元,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
(2)按合同规定,甲企业用银行存款支付乙企业加工费用2300元(不含增值税),以及应支付的增值税和消费税。
(3)甲企业用银行存款支付往返运杂费300元(假定不考虑运费增值税抵扣问题)。
(4)甲企业委托乙企业加工完成后的材料计划成本为40000元,该批材料已验收入库。
要求:

编制甲企业发出委托加工材料、支付有关税费和入库的有关会计分录。(“应交税费”科目要求写出明细科目及专栏名称,金额单位用元表示)

答案

参考答案:有关会计分录如下:
借:委托加工物资 35000
贷:原材料 35000
借:委托加工物资 700
贷:材料成本差异 700
借:委托加工物资 23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391
——应交消费税 2000
贷:银行存款 4691
借:委托加工物资 300
贷:银行存款 300
借:原材料 40000
贷:委托加工物资 38300(35000+700+2300+300)
材料成本差异 1700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孙友田的《剪不断的思念》一文,完成后面文题。(19分)

①母亲去世了。终日陪伴她的那把剪刀,静静地躺在针线筐里,成了母亲的遗物,成了母亲一生勤劳的象征,给子女留下悠悠思念。

②母亲是位普通的妇女。她用那把普通的剪刀,剪裁一家人的衣帽鞋袜。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每逢夜深人静时,总有一阵阵剪刀的“嚓嚓”声催我入梦。她为全家剪碎了多少长夜和寒暑,直到剪断了她与尘世之缘。

③剪断了她与尘世之缘,却剪不断亲人对她的思念。

④母亲有一双巧手,不仅针线活乡里闻名,剪纸花的手艺也很精湛。不管是姑娘的花鞋和娃娃的帽花,她一看就会剪。剪刀在她手里像条水中的鱼,穿梭在流逝的时光中。左邻右舍的大闺女、小媳妇喊着“亲嫂子”、喊着“好婶子”央求她剪花样子。记得小时候,常看她端着针线筐儿坐在门口剪纸花。针线筐里放着一本少角没边的线装书,书里夹着她剪的花鸟虫鱼,一朵朵、一只只,无不鲜活可爱。一天,街上来个吹糖人的,挑着一小锅冒着热气的糖稀,引得孩子们围上去买糖人。我不知母亲无钱,竟哭闹着也要买。母亲无奈,只好喊道:“吹糖人的,给俺孩子吹一个,俺用花样子跟你换。这不,都夹在这书本里,随你挑。”那吹糖人的果真过来挑了一副“喜鹊闹梅”,给我吹了一个“老鼠上灯台”。

⑤弟弟出生后,母亲的那把剪刀增加了一种功能:为我们哥儿俩剪头发。记得有一次,我已上小学一年级,弟弟还没有上学。当时在外面剃头挑子剪一次头发要花两毛钱,按当时的物价,能买四只肉包子。看到我们俩头发长了,母亲就和我们商量:“这四毛钱给你们,每人两毛。叫我剪呢,省下钱来能买四只肉包子吃,不叫我剪呢,到外面剪去。就没有肉包子吃。”我还没有拿定注意,弟弟却马上决定吃肉包子。只见他手里拿着两毛钱,脖子里围着一条白毛巾,老实地坐在母亲怀里,等待开剪。母亲拿起剪刀,在弟弟头上小心翼翼地剪起来,尽管她剪纸技术精湛,但毕竟不是理发师,另外剪纸和剪发是两码事。实在难为母亲了。她精益求精不断进行修改,完工之后,弟弟的头还是变成了一只“花菜瓜”。我在一旁忍不住笑,弟弟却满不在乎,他连镜子都不照一下,扯下毛巾,一溜小跑去买肉包子去了。

⑥我没有享受那一次特殊的母爱,至今后悔不已。

⑦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离别尚有团圆日,永诀再无相逢时。母亲去世,母爱已成史诗。再也看不见她的音容笑貌,再也听不到那“嚓嚓”的剪刀声……

⑧在母亲节那天夜里,我梦见那把剪刀已成为母亲的墓碑。

小题1:文章以“剪不断的思念”为题,有什么好处?(4分)

                                                                               

                                                                                

小题2:作者以深情的笔触回忆了母亲生前的哪些往事?请用简洁语言加以概括。(4分)

                                                                                  

                                                                               

小题3:根据要求回答问题。(6分)

(1)结合上下文分析文章第③段的作用。(2分)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的妙处。(2分)

                                                                                 

(3)说说第⑥段中“特殊的母爱”指的是什么。(2分)

                                                                                 

小题4: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母亲是个怎样的人。(5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