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第243条规定:“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前款罪的,从重处罚。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适用前两款的规定。”
试回答:
(1)本条规定的罪名及其犯罪构成特征。
(2)本条规定的罪名的既遂状态。
(3)本条规定的罪名与诽谤罪的区别。
参考答案:(1)本条规定的罪名是诬告陷害罪。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并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与人员告发,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行为。诬告陷害罪的构成特征:第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第二,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他人犯罪的事实,并向国家机关或者有关单位与人员告发,或者采取其他足以引起司法机关追究活动的方法,情节严重的行为;第三,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第四,本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具有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目的。如果行为人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不构成本罪。
(2)只要行为人捏造了犯罪事实并进行了告发,就构成了诬告陷害罪的既遂,他人是否受到刑事追究,不影响诬告陷害罪既遂的成立。
(3)诬告陷害罪与诽谤罪的主要区别是:第一,犯罪客体不同。诬告陷害罪的犯罪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诽谤罪的犯罪客体是他人的人格与名誉。第二,客观方面不同。诬告陷害罪在客观方面则表现为捏造犯罪事实,并且向国家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单位告发或者采用了其他足以引起司法机关追究活动的行为:诽谤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捏造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事实,并向他人散布的行为。第三,主观目的不同。诬告陷害罪目的在于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诽谤罪的目的在于损害他人人格、名誉,而不是为了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