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某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其基底尺寸L×B=46.0m×12.8m。地基土为杂填土,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fak=85kPa,拟采用灰土挤密桩,桩径d=400mm,桩孔内填料的最大干密度为ρdmax=1.67t/m3,场地处理前平均干密度ρd=1.33t/m3,挤密后桩间土平均干密度要求达到ρd1=1.54t/m3

若按正方形布桩,桩间中心距s=900mm,试问,桩孔的数量n(根),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727
B.826
C.1035
D.1135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解答如下: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14.2.1条~14.2.5条:
de=1.13s=1.13×0.9=1.017m


地基整片处理,故A=(46+2×2)×(12.8+2×2)=840m2

材料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皇汉武统一中国,建立南北统一的文化,以《诗经》为代表的黄河文化和以楚辞为代表的长江文化互相融合为一,构成我们中 * * 古代文化的主体,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文化进一步系统化,成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并经过长期的积累、叠加、发展而成为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决定着我们民族精神状况的内容和活动方向。到了西汉末年,佛教传入,与中原文化和长江文化的交融是依赖于政治的统一不同,佛学的传入则是纯粹的文化运动。它与汉文化区别如此之大,以致从佛教与儒家的冲突直到合一,其间经历了近千年。

材料二 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西欧、北美总想从中国文化中找到灵感,找到救世良方。在西方人看来,中国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人的精神支柱,是传统的基础。认为儒家文化是一种可以与现代经济方式相结合、并给与经济发展以内在动力的精神文化形态,儒家文化不仅是历史现象,也是思考方式和生命存在形态。西方各国特别是美国政府和财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对东方文化的研究。东方文化带给西方的不再是彼岸世界的传奇故事,而是使西方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发生某些根本变化的运动。——以上材料均引自张国光《在历史的地平线上》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哪两次文化融合?两次文化融合的结果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分析“欧洲中心主义被彻底击溃”的原因。并说明现代欧美国家借鉴儒家文化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上述材料,说明当今人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如何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