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嘉永年间(1848~1854年)美国人跨海而来,仿佛在我国人民的心头燃起了一把烈火,这把烈火一经燃烧起来便永不熄灭。 ——(日)福泽谕吉《文明论概略》
材料二 日本新领导人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明治维新也存在不足和局限,主要是明治改革显著的不平衡性和不彻底性。改革涉及物质、体制和精神三个层面,物质层面比较容易通过引进、移植来实现新旧更新,日新月异,成就惊人。在体制方面,实现新旧更替要难一些。……精神层面属于深层次,明治年间这方面的实质性进展很有限。 ——齐世荣《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把烈火”的含义是什么?(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日本新领导人”是怎样学习西方文明以“增强了民族力量”的。(3分)举例说明19世纪末日本又是怎样“为自己去掠夺”的?(2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日本改革后在体制、精神上的局限性的史实。(3分)
(1)含义:日本民族强烈要求学习西方文明,摆脱落后境况;强烈反对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4分)
(2)废除旧体制;殖产兴业;倡导“文明开化”;建立军队(如分别答具体内容也可)。(3分)发动中日甲午战争(或侵略朝鲜)。(2分)
(3)近代天皇制度;灌输忠君思想(或“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军国主义精神(或武士道精神)。(3分)
题目分析:
(1)这把烈火象征着日本民族学习西方文明,摆脱落后境况;反对外来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强烈愿望。
(2)第一小问结合明治维新的内容回答:政治-----废旧建新;经济-----发展新经济;
文教-----倡导“文明开化”;军事-----建立新军队。19世纪末,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转而侵略掠夺亚洲的其他国家。
(3)这一问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局限性:灌输忠君思想,接受武士道教育,封建军国主义色彩浓厚;天皇拥有绝对的权力;实行华族制度意味着新的不平等;有所谓“全盘西化”的极端化倾向等。
点评:明治维新使日本由一个封建落后国家逐渐变成一个封建色彩浓厚的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基本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日本崛起为东方强国。但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日本很快踏上了踏上对外扩张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