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受贿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下列不属于受贿罪构成要件的一项是( )。

A.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国家工作人员。

B.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谋取利益的行为。

C.受贿者为行贿者提升职务或迁移户口。

D.主观方面是有受贿的故意。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为行贿者提升职务或迁移户口明显不是构成要件。

问答题

某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速率时做了两个实验:

实验一是用纯度、质量、表面积都相同的两铝片与氢离子浓度相同的盐酸和硫酸在同温同压下反应时产生氢气的速率差别很大,铝与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实验二是用相同浓度的稀盐酸与两块铝片(一片是纯铝,另一是含有杂质的铝,含的杂质以铜为主)发生反应时,发现盐酸与含杂质的铝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比纯铝反应更快.他决定对其原因进行探究.请填写下列空白:

对于实验一:

(1)该同学认为:由于预先控制了反应的其他条件,那么,两次实验时反应的速率不一样的原因,只有以下五种可能:

原因Ⅰ:Cl-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SO42-对反应没有影响;

原因Ⅱ:______;

原因Ⅲ:Cl-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而SO2-4对反应具有阻碍作用;

原因Ⅳ:Cl-、SO42-都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但Cl-影响更大;

原因Ⅴ:______.

(2)该同学设计进行了两组实验,即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他取了两片等质量、外形和组成相同、表面经过砂纸充分打磨的铝片,分别放入到盛有体积相同、H+浓度相同的稀硫酸和盐酸的试管(两试管的规格相同)中;

①在盛有硫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Cl或KCl固体,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变化.

②在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少量Na2SO4或K2SO4固体,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变化.

③若观察到实验①中______,实验②中______,则说明原因Ⅲ是正确的.依此类推.该同学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出了结论:Cl-对反应具有促进作用.

对于实验二:该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是因为含杂质的铝与盐酸反应时形成了微小的原电池,使铝片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加快.为了验证资料中所说的事实,请帮助该同学设计一个对比实验来验证这一事实.______.

单项选择题

甲公司系国有独资公司,经批准自2008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甲公司对所得税一直采用债务法核算,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不计提任意盈余公积。
(1)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甲公司对2008年以前的会计资料进行复核,发现以下问题:
①甲公司自行建造的办公楼已于2007年6月30日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并投入使用。甲公司未按规定在6月30日办理竣工决算及结转固定资产手续。2007年6月30日,该“在建工程”科目的账面余额为2000万元。2007年12月31日该“在建工程”科目账面余额为2190万元,其中包括建造该办公楼相关的专门借款在2007年7月至12月期间发生的利息50万元,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支出140万元。
该办公楼竣工决算的建造成本为2000万元。甲公司预计该办公楼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至2008年1月1日,甲公司尚未办理结转固定资产手续。
②以400万元的价格于2006年7月1日购入的一套计算机软件,在购入当日将其作为管理费用处理。按照甲公司的会计政策,该计算机软件应作为无形资产确认入账,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采用直线法摊销。
③“预付账款”账户余额中的600万元未按期结转为费用,其中应确认为2007年销售费用的为400万元、应确认为2006年销售费用的为200万元。
④误将2006年12月发生的一笔销售原材料收入1000万元,记入2007年1月的其他业务收入;误将2007年12月发生的一笔销售原材料收入2000万元,记入2008年1月的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2006年的毛利率为20%,2007年的毛利率为25%。
假定上述事项涉及损益的事项均可调整应交所得税。
(2)2008年7月1日,鉴于更为先进的技术被采用,经董事会决议批准,决定将B设备的使用年限由10年缩短至6年,预计净残值为零,仍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B设备系 2006年12月购入,并于当月投入公司管理部门使用,入账价值为10500万元;购入当时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500万元。假定:
(1)甲公司上述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以及折旧方法均符合税法的规定。
(2)上述差错均具有重要性。

上述差错对盈余公积的影响数为( )万元。

A.4.5

B.6

C.-4.5

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