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系某文化传播公司总经理,2000年7月因合同诈骗罪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缓期4年执行。2002年7月向银行贷款欲从事盗版活动,甲在银行的信誉记录较差,贷款未被批准。甲找到乙(从事保险事故鉴定工作)“帮忙”,由甲焚毁自己的汽车,谎报保险事故,由乙出具事故证明文件,进而诈骗保险费。由于事情败露,甲在远郊某僻静处焚车后未能前往保险公司索赔。2002年11月,甲求财心切,将其公司更名为某信托投资公司,伪造了一系列的审批文件及营业执照,公开向公众募集资金,承诺2年内返本并支付 15%的年息。甲还对外声称自己是高干子弟,某国有银行为他的公司作了信用担保。以此方式甲吸收资金 2 000万元,该款均被甲挥霍。2003年4月,甲被逮捕。在审讯过程中甲供述乙曾在2001年收受他人贿赂 50万元,后经侦查人员查证一举破获了乙受贿200万元的重大案件。回答以下问题。
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甲应当撤销缓刑,数罪并罚
B.甲成立重大立功
C.对甲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甲属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参考答案:A,B
解析:[考点] 缓刑的撤销、立功、累犯
《刑法》第77条第1款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甲2000年7月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缓期4年执行,甲犯罪时仍在缓刑考验期内,所以,对甲应当撤销缓刑。故A选项正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规定:根据《刑法》第68条第1款的规定,犯罪分子有检举、揭发他人重大犯罪行为,经查证属实;提供侦破其他重大案件的重要线索,经查证属实;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其他重大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等表现的,应当认定为有重大立功表现。前款所称“重大犯罪”、“重大案件”、“重大犯罪嫌疑人”的标准,一般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或者案件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等情形。甲检举揭发乙受贿的情况经查证属实,并且由此破获了一起重大案件,因此甲成立重大立功。对甲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故B选项正确,C选项错误。
《刑法》第65条第l款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 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除外。根据缓刑的性质,缓刑考验期满,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原判刑罚根本就没有执行,就不会有执行完毕的可能。因此,缓刑考验期内犯罪不构成累犯。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