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表1:全国科技人员总量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科技活动人员总量(万人) 328.4 348.1 381.5 413.2 454.4 496.7
全国R&D人员(万人) 109.5 115.3 136.5 150.2 173.6 196.5
科学家工程师(万人) 8612 92.6 111.9 122.4 142.3 159.2
表2:全国R&D人员按地域分
              (单位:千人年)
地区 R&D人员 地区 R&D人员
合计 1965.36
北京 189.55 上海 95.13
天津 48.35 江苏 195.33
河北 46.15 浙江 159.59
山西 43.99 安徽 49.47
内蒙古 18.26 福建 59.27
辽宁 76.67 江西 28.24
吉林 31.73 山东 160.42
黑龙江 50.72 河南 71.49
湖北 72.75 云南 19.75
湖南 50.25 西藏 0.64
广东 238.68 陕西 64.75
广西 23.24 甘肃 20.12
海南 1.73 青海 2.50
重庆 34.42 宁夏 5.15
四川 86.74 新疆 8.81
贵州 11.46

科技活动人员总量增长最多的是( )。

A.2005年

B.2006年

C.2007年

D.2008年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2005年科技活动人员总量增长381.5-348.1=33.4万人,2006年增长413.2-381.5=31.7万人,2007年增长454.4-413.2=41.2万人,2008年增长496.7-454.4=42.3万人,故2008年增长最多,选D。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 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③,不知所立。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以授二子,日:“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词。问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词甚习固。问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是为赵襄子,而果昌赵。(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释】①〔赵简子〕春秋后期著名的政治家。②〔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大儿子叫伯鲁,小儿子叫无恤。③〔置后〕选立继承人。④〔二简〕两片竹简。⑤〔识(zhl)〕记住。⑥〔甚习〕很熟。习,熟悉,熟练。⑦〔果昌赵〕果然使赵国昌盛起来。

小题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 )

A.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B.乃书训诫之词于/二简

C.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4分)

(1)如外人      悉:              (2)便还家   要:           

(3)伯鲁不能其词 举:         (4)出袖中而奏之 诸:             

小题3:下列句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乃书训诫之词二简舅家见之

B.授二子于是简子无恤为贤

C.问真无马邪

D.出诸袖中奏之人不知不愠小题4:翻译下面句子。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问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

小题5:文意理解。(6分)

(1)[甲]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①[乙]文中赵简子通过观察无恤“               ”“               ”  这两个细节,认为他贤能,最后选定他做了继承人。(用原文作答)

②这个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