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材料1: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必须依靠群众,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材料2: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材料3: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请阅读上述材料,运用法理学相关知识和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反映了我国法的适用中的哪一项基本原则
(2)该基本原则的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3)在法的适用实践中,如何正确贯彻这一原则

答案

参考答案:(1)材料反映的是我国法的适用中的“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这一原则在我国的三大诉讼法中都有规定。
(2)该原则的内容和要求是:以事实为根据,就是指司法机关审理一切案件,都只能以与案件有关的事实作为依据,而不能以主观臆断作为依据。在法理上,以事实为根据的“事实”包括被合法证据证明了的事实和依法推定的事实。以法律为准绳,就是指司法机关在司法过程中,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办事,把法律作为处理案件的唯一标准和尺度。在查办案件的全过程中,都要依据法律的有关规定,确定案件性质,区分合法与违法、一般违法和犯罪等,并根据案件的性质,给予恰当、正确的裁决。以法律为准绳,意味着在整个司法活动中,法律是最高的标准,这是社会主义法治对司法提出的必然要求。
(3)认真贯彻这项原则,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②坚持维护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和尊严,不仅要严格遵守实体法的规定,而且要严格执行程序法的各项规定;③正确处理依法办事与坚持党的政策的指导作用的关系。一方面,不能将坚持依法办事和坚持党的政策的指导作用对立起来;另一方面,也不能以政策改变、代替法律甚至取消法律,而应当将两者统一起来。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