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公民李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法定代理人张某于2007年1月10日知道李某的权利受到侵害,但由于工作繁忙一直未对侵权人贾某提起诉讼。2007年7月10日,张某因车祸死亡,直到2007年12月10日才由有关机关为李某指定新的代理人赵某。已知该项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赵某应当在( )之前对贾某提起诉讼。

A.2008年1月10日

B.2008年7月20日

C.2008年12月10日

D.2008年6月10日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①如果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 6个月前发生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至最后6个月时不可抗力仍然继续存在,则应在最后6个月时中止诉讼时效的进行。因此,诉讼时效期间于7月10日中止;②12月10日障碍消除,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诉讼时效期间暂停了5个月,因此诉讼时效期间由原来的2007年1月10日~2008年1月10日向后顺延 5个月,至2008年6月10日。

实验题

在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时,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重物通过轻绳拖动小车在长木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中小车质量用M表示,重物质量用m表示,加速度用a表示。

(1)实验时需要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这样做是为了消除______的影响,使小车所受合外力F等于绳对小车的拉力。

(2)实验中由于绳对小车的拉力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小于”)重物所受的重力,会给实验带来系统误差。为减小此误差,实验中要对小车质量M和重物质量m进行选取,以下四组数据中最合理的一组是______。(填写相应序号)

①M=200g,m=40g、60g、80g、100g、120g、140g

②M=200g,m=30g、35g、40g、45g、50g、55g

③M=400g,m=20g、40g、60g、80g、100g、120g

④M=400g,m=10g、15g、20g、25g、30g、35g

(3)实验中某同学先保持重物质量m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测出了相应的加速度a。为便于得到a与M的关系,他采用图像法处理数据,你建议他做a与_____的图像。

(4)甲、乙两同学用同一种方法做实验,即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改变重物质量m,测出了相应的加速度a。正确操作后,他们根据各自测得的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2所示的a-F图像。他们得到图像不同,其原因是他们选取的_______不同,但他们得到了相同的结论,此结论是:________。

阅读理解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