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综合运用各种动机理论,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案

参考答案:学习的动机理论包括强化理论、需要理论、自我效能理论、成就动机理论等。其中,强化理论主要强调外部手段对激发学习动机的重要性;需要理论主要强调教育过程中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情感;成就动机理论强调要给予不同成就动机取向者以不同的任务、环境等;归因理论主要强调要引导学生合理归因;自我效能理论主要强调要通过各种方法树立学生的学业自信,增强其学业效能感。基于各种动机理论,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途径有: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教学
启发式教学实施的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就是一种适度的疑难情境。作业难度是构成问题情境的重要因素。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发展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从而创设问题情境。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遵循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评价
评定是指教师在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等级评价和评语。只有恰当地评定等级,才能发挥评定的作用。此外,研究表明,让学生明白等级评定的作用,并且教师在评定等级后再加上适当的评语,两者结合,就会有好的结果。
(4)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
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奖励和惩罚对于学生动机的激发具有不同的作用。一般而言,表扬与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前者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而后者恰恰起到相反的作用。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有促进作用;适当表扬的效果优于批评,所以在教学中要给予学生表扬而非批评。
(5)合理设置课堂环境,妥善处理竞争和合作
学生的学习主要是在课堂中进行的,课堂中的合作与竞争环境是影响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的外部因素。个体选择哪种成就目标,一方面取决于他所持有的内隐能力观念,另一方面取决于外在的课堂环境。大量的研究表明,合作型目标结构相对于竞争型和个体型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改善同伴关系。
(6)适当进行归因训练,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研究表明,不同的归因方式将导致个体不同的认知、情感与行为反应。因此,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即进行正确归因;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一贯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积极归因。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 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