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下表中对离子方程式书写的评价正确的是 [ ]

化学反应与离子方程式
评价
A.将铜屑加入含Fe3+溶液中:Fe3++Cu=Fe2++Cu2+
正确
B.Na2O2与H2O反应:Na2O2+H2O=2Na++2OH-+O2
错误,氧元素不守恒
C.NaOH溶液与氧化铝反应:Al2O3+2OH-=2AlO2-+H2O 错误,产物应该是Al(OH)3
D.向Fe(OH)2中加入足量稀硝酸:Fe(OH)2+2H+=Fe2++2H2O
正确
答案

答案:B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

植物的骗术

  绝大部分植物都能从阳光中获取赖以生存的“食物”,但也有部分植物发现,窃取“他人”劳动果实或许是一种更容易的生存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植物之间尔虞我诈也就不足为奇了。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真菌的学者马丁?比达滕多领导小组发现,劳动果实被窃取者是一类名为菌根菌的真菌。这类真菌散布广泛,70%的植物根部都有它们的踪迹。

  比达滕多认为,菌根菌的广泛存在不仅暗示人们上部寄生虫如何生存,同时也表明,即便是普通植物也能通过窃取菌根茵的果实而获得好处,比如,由于分享同一真菌网络,丛林中位于底部的植物可能会从那些高大且受到阳光偏爱的上层植物那里吸取碳水化合物。

  植物之间也存在“贸易往来”。一般说来,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得到碳水化合物,但只有碳水化合物是不够的,它们还需要矿物质。为此,大部分植物都与菌根菌建立了共生关系。菌根菌帮助绿色植物从根部吸收矿物质。作为回报,绿色植物一般会向菌根菌提供糖分和碳水化合物。由于同菌根菌共享一个地下网络的植物有很多,于是不可避免地就出现了一些打破惯例的“诈骗者”——它们不再向菌根菌提供报酬,反而从后者那里吸收糖分及碳水化合物。这部分诈骗者被称为上部寄生虫。

  植物世界中有数千种成员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其中以窃取地下真菌糖分为生的有400 多种。

1.读完此文,你觉得《植物的骗术》这个题目用得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种情况下,植物之间尔虞我诈也就不足为奇了。”理解加粗词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提到“植物之间也存在‘贸易往来”’,联系你学过的生物,你能举例说明“植物之间也存在‘贸易往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植物的骗术”那是植物生存的本能需求,可现在社会上的骗子越来越多,网上陷阱更是多得数不胜数,你能针对这一不良社会现象,谈谈你的看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