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建设单位经相关主管部门批准,组织某建设项目全过程总承包(即EPC模式)的公开招标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和建设单位要求,该工程工期定为2年,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决定在该工程基本方案确定后即开始招标,确定的招标程序如下:

(1) 成立该工程招标领导机构;

(2) 委托招标代理机构代理招标;

(3) 发出投标邀请书;

(4) 对报名参加的投标人进行资格预审,并将结果通知合格的申请投标人;

(5) 向所有获得投标资格的投标人发售招标文件;

(6) 召开投标预备会;

(7) 招标文件的澄清与修改;

(8) 建立评标组织,制定标底和评标、定标办法;

(9) 召开歼标会议,审查投标书;

(10) 组织评标;

(11) 与合格的投标人进行质疑澄清;

(12) 决定中标单位;

(13) 发出中标通知书;

(14) 建设单位与中标单位签订承发包合同。

指出上述招标程序中的不妥和不完善之处。

答案

参考答案:

第(3)条:发出投标邀请书不妥,应为发布招标公告。

第(4)条:将资格预审结果仅通知合格的申请投标人不妥,资格预审的结果应通知到所有投标人。

第(6)条:召开投标预备会前应先组织投标单位踏勘现场。

第(8)条:制定标底和评标、定标方法不妥,该工作不应安排在此处进行。

综合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罗马王政时代第六王塞尔维乌斯统治时期(约公元前578年一前534年)实行的一系列军事和政治改革。他废除罗马原有的三个氏族部落,即阿尔巴人的部族、萨宾人的部族和外邦人的部族,代之以按地域原则划分的4个城区部落和一些乡村部落。同时他对罗马自由居民进行财产普查,按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5个等级。各等级产生数目不等的“森图里亚”(Centuria,又译“百人队”),森图里亚会议获得宣战、媾和、选举高级官员、制定法律和审判等职权。森图里亚会议由193个森图里亚组成,而第1等级产生98个,以至于多数时候未轮到后面的等级投票,事情就定下来了。虽然贵族依然保持特权,但平民和外来人中的有产者得以参加森图里亚会议和军队,获得一定的权益。

材料二 成为大国以后,罗马人的思想就极大地突破了早期城邦政治的局限。一方面继承希腊城邦政治思想中的有益成果,另一方面必须突破城邦政治的狭隘的和静态的眼光,不分民族统一安排公共生活,建立协调大型国家中社会关系的政治与法律机制,并最终发展成一个地跨三大洲的大帝国。塞尔维乌斯在位期间的诸多改革措施为此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塞尔维乌斯改革的措施与雅典民主改革有何相同之处。(6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塞尔维乌斯改革。(9分)

问答题 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