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南宋)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徒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
[注释] ①此词作于作者请祠侍亲获准,乘舟沿江东归途中。②累:无罪被迫而死。③杜若:一种芳草。
(1)上阕写了怎样的景色清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2)下阕抒发了作者吊古伤今的情怀,试结合全词进行分析。

答案

参考答案:(1)夕阳斜照在广阔的洞庭湖面上,波光粼粼;湖中君山暮霭云雾,四周萦绕;沅水、湘水相汇处的两岸草木,呈现出一片葱绿的春色;夜幕初上,一弯残月如帘钩高挂天际。
(2)作者凭吊屈原,感其身处浊世而不被重用的遭遇,抒发自己宦海漂泊的倦意,表达了对清明政治的期盼。

问答题

(1)爱因斯坦提出了质能方程,揭示了质量与能量的关系,它的表达式是______.

(2)在测定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用螺旋测微器测得金属丝的直径d=______mm.如图乙所示,用多用电表的“×l”欧姆挡,调零后测得金属丝阻值R=______Ω,若实验中测出金属丝的长度为L,则该金属丝电阻率的表达式

 ρ=______(用符号表示).

(3)某同学为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他的操作步骤是:

①摆好实验装置如图.

②将质量为200g的小车拉到打点计     时器附近,并按住小车.

③在质量为10g、30g、50g的三种钩码中,他挑选了一个质量为50g的钩码挂在拉线的挂钩P上.

④释放小车,打开电磁打点计时器的   电源,打出一条纸带.

(1)在多次重复实验得到的纸带中取出自认为满意的一条.经测量、计算,得到如下数据:

①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距离为40.0cm:

②打下第N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1.00m/s.

该同学将钩码的重力当作小车所受的拉力,算出: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______J,小车动能的增量为______J(g=10m/s2).

(2)此次实验探究结果,他没能得到“恒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且误差很大.显然,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忽视了各种产生误差的因素.请你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装置和操作过程帮助分析一下,造成较大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______(至少回答出两点).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