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862年,日本藩士搭乘“千岁丸”前往上海考察。“千岁丸”抵沪之时,正值太平天国进攻上海,藩士们争相前往前线观战。在参观了李鸿章的淮军之后,高杉晋作评论道:“铳炮尽中国制,而甚不精巧,兵法与器械皆无西洋”。峰洁认为,这样的兵“我一人可敌五人”。名仓予何人说:“夫今以清国之弱兵,且以旧来之拙劣火器,与西虏(指西方)战而亦有取胜之时,何况以本朝武勇之兵,采用西虏之猖獗并军舰之制,此所谓如虎添翼,则西虏之猖獗不足深忧也”。

请回答:

(1)藩士在上海考察时的日本处于何种情形?(6分)

(2)明治时期的哪些政治策略及措施与此次考察的收获密切相关?(6分)

答案

(1)(美国叩开日本国门近十载,)日本已沦为半殖民地(2分);国内社会矛盾激化,各藩武士提出尊王攘夷(或酝酿倒幕运动)(2分);统治阶层亟需考察世界形势以明确本国的发展方向与对外策略(2分)。

(2)其中的“强兵”措施与该考察关系最直接,如从西方引进武器、兴办军工厂、聘请西方教官,实行义务兵役制,组建常备军,宣扬武士道精神,提高军队战斗力;又派遣留学生或考察团,了解掌握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任答3点即可,3分);明确提出“脱亚入欧”策略(1分);还发动甲午侵华战争(2分)。

题目分析:

根据材料“1862年...铳炮尽中国制,而甚不精巧,兵法与器械皆无西洋...夫今以清国之弱兵,且以旧来之拙劣火器...采用西虏之猖獗并军舰之制,此所谓如虎添翼...”提供的时间信息和藩士在上海考察时的言论,再结合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不难得出其情形。

(2)结合上题的观点,此次考察的收获主要是提高军事现代化、向西方学习。结合明治维新关于军事现代化、文明西化相关的内容即可作答。 

完形填空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