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资源税的有关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开采应税资源的单位以应税资源的开采量为课税数量
B.纳税人开采不同税目的应税产品,一律从高适用税额计税
C.资源税扣缴义务人扣缴资源税的依据是收购的未税矿产品的销售数量
D.连续加工前无法正确计算原煤移送使用量的,按照加工产品的综合回收率,将加工产品实际销量折算成原煤数量作为课税数量
参考答案:D
根据资源税的有关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开采应税资源的单位以应税资源的开采量为课税数量
B.纳税人开采不同税目的应税产品,一律从高适用税额计税
C.资源税扣缴义务人扣缴资源税的依据是收购的未税矿产品的销售数量
D.连续加工前无法正确计算原煤移送使用量的,按照加工产品的综合回收率,将加工产品实际销量折算成原煤数量作为课税数量
参考答案:D
(1)欲分离出CO、CO2混合气体中的CO.将CO、CO2混合气体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并从所得的混合溶液中回收得到较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已知在不同温度下氢氧化钠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 10 | 20 | 40 | 60 | 80 | 100 |
溶解度(g/100g水) | 64 | 85 | 138 | 203 | 285 | 376 |
请填写试剂A的化学式以及实验操作Ⅰ、Ⅱ、Ⅲ的名称.
化学式:A______;
操作名称:Ⅰ______Ⅱ______Ⅲ______.
(2)想证明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①方案一:测定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20℃).
②方案二:观察______.
(根据图示实验步骤,概括方案要点)
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
③上述两个方案在设计思想上的相同点是______.
④据中和反应是______(选填“放热”、“吸热”或“无热量变化”)的反应,采用同温下的稀H2SO4与NaOH溶液进行实验,整个实验中至少需要测定溶液温度______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