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上海东方公司是一家亚洲地区的玻璃套装门分销商,套装门在香港生产然后运至上海。管理当局预计年度需求量为10000套。套装门的购进单价为395元(包括运费,单位是人民币,下同)。与订购和储存这些套装门相关资料如下:

(1)去年的订单共22份,总处理成本13400元,其中固定成本10760元,预计未来成本性态不变:

(2)虽然对于香港源产地商品进入大陆已经免除关税,但是对于每一张订单都要经双方海关的检查,其费用为280元;

(3)套装门从生产商运抵上海后,接受部门要进行检查。为此雇佣一名检验人员,每月支付工资3000元,每个订单的抽检工作需要8小时,发生的变动费用每小时2.5元;

(4)公司租借仓库来存储套装门,估计成本为每年2500元,另外加上每套门4元;

(5)在储存过程中会出现破损,估计破损成本平均每套门28.5元;

(6)占用资金利息等其他储存成本每套门20元;

(7)从发出订单到货物运到上海需要6个工作日;

(8)为防止供货中断,东方公司设置了100套的保险储备;

(9)东方公司每年经营50周,每周营业6天。

要求:

计算每年与批量相关的存货总成本。

答案

参考答案:

每年相关总成本TC(Q)=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下面问题。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关横亘在中国科学家面前:载人飞船上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和工作环境。尽管有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但对于中国航天人来说,这一切,几乎是从零开始。

  飞天路上的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开始,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题: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建立了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新建成了载人飞船发射场、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和飞船着陆场。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实验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新建成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飞向太空并于第二天准确着陆。它意味着中国人“摘星揽月”已为期不远了。

  仅仅一年零三个月后,中国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载人飞船“神舟”二号的发射也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神舟”二号飞船为全系统配置的正样飞船,可以说是栽人飞船的“最完整版本”,各种技术状态与真正载人时基本一样。

  2001年1月10日,在新的一年刚刚到来的时候,“神舟”二号发射成功,这是“飞天”故乡对人类又一个新纪元的最高致意。美国一家报纸发表评论说,“这一成就,使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中国古老的飞天梦想将不仅仅是传说,中国航天员上天的日子又进了一大步。”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9个月后的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在低温严寒条件下发射成功。“神舟—飞船四战四捷,创造了我国航天史上的奇迹,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的重大突破。特别是“神舟”三号、四号在全栽人状态下连续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已具备了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能力。

  进入新的一年,整个中国都在期盼着这一时刻的早日来临。

  在这个金色的秋日,这一刻终于到来了。在万户的飞天尝试过了六百多年后,又一个勇敢的中国人——杨利伟,向太空飞去……

  9时10分许,“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飞天勇士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

  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1.最后一关,既然“有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为什么还说“几乎是从零开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如何说明“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引用美国一家报纸的说法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发射时刻,不再说几月几日,而是“金色的秋日”,有什么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万户的飞天尝试失败了,杨利伟顺利进入太空。作者为何在文中把他们并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