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利息

某校某年级某班一差生在期中考试时,语文只得了59分。差生十分着急,怕回家屁股又要受罪。

怎么办呢?差生急中生智,想了一个办法。他找到语文老师:“老师,请给我的作文加1分吧,就1分,求您了!”

老师思忖了大约有一分钟。说:“我可以把你的成绩改为60分。”差生一听,高兴极了,但老师接着说:“不过,你可要想好,加的1分是老师借给你的。东西不能白借,要还利息的,借1分还10分,期终考试,我会从你的考分中扣下10分,你愿意吗?”差生迟疑了一下,终于答应了。

期终考试,差生语文得81分,老师扣下10分,净剩71分。

想想看,即使世界上所有的高利贷者,又有哪一个能和、敢和我们的这位老师比胆略、比效益呢?

1、本文写了两个人物:         和          ,还暗写了另一个人物,从文中“                                ”这个句子可以看出。(3分)

2、写出差生思想感情变化的脉络(用文中的词语来回答)。(3分)

答:           →            →            

3、发挥你的联想,把老师“思忖”时和差生“迟疑”时的心理活动加以描绘。(4分)

老师想:                                                                

                                                                              

差生想:                                                                

                                                                              

4、文章作者对老师的做法持怎样的态度,你是怎样知道的?(2分)

答:                                                                      

                                                                              

答案

1、老师  学生   怕回家屁股又要受罪

2、着急——高兴——迟疑   

3、想象合情合理即可给满分   

4、持肯定态度,从文章最后一段可以看出是以赞美的笔调写的

思路分析或评分要点

1、“怕回家屁股又要受罪”,“受谁的罪”呢?显然是家长。

2、感情变化的词语,差生看到成绩时的焦虑,老师答应后的高兴,老师说要还分,就迟疑

3、考查推断与想象能力,要符合师生当时的心理。

4、结尾“即使世界上所有的高利贷者,又有哪一个能和、敢和我们的这位老师比胆略、比效益呢?”可以分析出来。

多项选择题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