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日本明治维新时……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1889年颁布《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了近代化之路。
——摘编自(美)帕尔默等《近现代世界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和局限性。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康有为的主要观点。(9分)
材料二 昔彼得为欧洲所摈,易装游法,变政而遂霸大地。日本为俄、美所迫,步武泰西,改弦而雄视东方。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的强盛与我异。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
——汤志钧编《康有为政论集》
材料三 “拿过去若干个五十年和这个五十年来比,这五十年诚然是进化了;拿我们这五十年和别人家的五十年来比,我们可是惭愧无比,试看这五十年的日本如何?这五十年的德国如何?俄国如何?美国如何?他们政治上虽然成败不同……真都算得上一日千里!就是英法等老国,又哪一个不是往前飞跑?”
——1923年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括》
(2)材料三中梁启超发出“惭愧无比”的感叹,与同一时期的日本相比较,请分析造成中日差距的主要原因。针对上述改革的成败,你认为改革的成功需要哪些因素?(6分)
(15分)
(1)特点:学习的规模大,领域广;结合国情,有选择地学习。(4分)
局限性:保留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2分)俄、日改革,由弱变强;中国应仿效日本,更易见效。(3分)
(2)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同时,对外侵略扩张,增强了实力。(2分)中国没有改变封建制度,同时,不断遭受外国侵略,民族危机深重。(2分)
因素:顺应时代潮流,改革需有坚强的领导核心;领导者的远见卓识;先进的思想指导。(2分)
题目分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信息“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1889年颁布《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 概括指出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根据材料一信息“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 指出日本向西方学习的局限性。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信息“此二国者,其始遭削弱与我同,其后的强盛与我异”得出康有为认为俄、日改革,由弱变强,“闻日本地势近我,政俗同我,成效最速,条理尤详取而用之,尤易措”得出康有为认为中国应仿效日本,更易见效。
(2)第一小问可根据日本明治维新的成效和中国的内外形势(内部:中国没有改变封建制度,外部:不断遭受外国侵略,民族危机深重)回答。第二小问可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如改革顺应时代潮流,改革需有坚强的领导核心,领导者要有远见卓识,改革要从中国国情出发,措施要行之有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