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甲身上携带有刚赢回来的巨额赌资,走到一偏僻的小巷时遇到乙抢劫,甲顺手拿起靠在墙边的一木棍朝乙打去,造成乙重伤。甲的行为是: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防卫过当

D.故意伤害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本题考点是正当防卫的条件。《刑法》第20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屑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的条件是:(1)存在现实的不法侵害。不法侵害即违法侵害,包括犯罪行为与其他违法行为。(2)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关于不法侵害的开始时间,在一般情况下,应以不法侵害人着手实行不法侵害时为其开始,但在不法侵害的现实威胁十分明显、紧迫,待其着手实行后来不及减轻或者避免危害结果时应认为不法侵害已经开始。(3)防卫目的正当,即必须是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才能实行正当防卫,这也是本题解题的关键所在。甲是为了保护自己的非法所得赌资而对乙造成侵害,属于防卫目的不正当,不成立正当防卫。(4)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进行防卫。(5)没有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一方面,要分析双方的手段、强度、人员多少与强弱、在现场所处的客观环境与形势。另一方面,还要权衡防卫行为所保护的合法权益性质与防卫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后果,即所保护的合法权益与所损害的利益之间,不能悬殊过大,不能为了保护微小权利而造成不法侵害者重伤或者死亡。因此,本题中,甲防卫目的不当,其行为不能成立正当防卫,而属于犯罪,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本题答案是D。

单项选择题
探究题

某小组同学探究“浸在水中时,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1)首先,他们进行“比一比,谁的小船货物装得多”的活动,装载货物前后的实验现象如图1所示. 请你仔细观察、比较图1(a)和(b),并简要描述相关现象:______________              

由此,三位同学提出了不同的猜想A、B和C

猜想A: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有关

猜想B: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水的多少有关

猜想C: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有关

(2)接着,该小组同学利用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桶(不计重力)、水等器材进行实验.他们先在可密封的圆柱体内装一些小铅粒,然后用细线将圆柱体悬挂在测力计下。当此圆柱体分别在空气中和水中不同的深度处保持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和小桶中的水量如图2所示.他们通过思考图中“测力计示数变化的原因”,得到浮力测量的方法。 根据图2(c)和(d)所示的测力计示数、小桶中水量等变化情况,可排除猜想           (选填“A”、“B”或“C”); 在猜想                的基础上(选填“A”、“B”或“C”),进一步分析并形成假设D: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                         

    

(3)为了验证假设D,继续实验,他们记录了圆柱体在空气中、水中静止时的测力计示数F和小桶所收集的排开水的重力G排,其部分数据见表一。随后,他们又在该圆柱体添加了若干铅粒,重复上述实验,其部分数据见表二。

①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的数据,初步验证假设D是        的。(选填“正确”或“错误”)

②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的数据,可得出其它的初步结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