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下列关于行政诉讼程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市物价和工商管理部门对一农贸市场进行联合检查时发现,商户甲哄抬物价,于是对甲没收其违法所得,甲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在审理过程中,该市工商局又对商户甲进行罚款,甲对这一行为向原法院提起诉讼,原法院应当合并审理

B.原告甲在一行政案件的审理过程中请求主审法官乙回避被驳回,甲于是向该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在复议期间,该法官仍应继续进行审判工作

C.行政诉讼中,被告行政机关因机构改组被撤销,连续90日尚未有权利义务的继承者,法院应当终结诉讼

D.在一审法院判决被告甲市税务局重新作出行政行为后,该税务局作出的处罚决定与原处罚定相同,只是陈述的理由改变,该税务局的做法违反了法律规定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本题考点是行政诉讼的公开审理、回避、中止诉讼等。根据《行政诉讼法解释》第46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合并审理广……(3)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对原告作出新的具体行政行为,原告不服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的;……因此本选项属于第(3)项规定的情形,但是注意,这里法院是可以合并审理,而不是应当合并审理,所以选项A错误。 根据《行政诉讼法解释》第47条第4款的规定,申请人对驳回回避申请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决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对申请人的复议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3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因此B选项正确。 根据《行政诉讼法解释》第52条第2款,因本解释第51条第1款第(1)、(2)、(3)项原因中止诉讼满90日仍无人继续诉讼的,裁定终结诉讼,但有特殊情况的除外。第51条第1款第(1)、 (2)、(3)项规定,在诉讼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中止诉讼:(1)原告死亡,须等待其近亲屑表明是否参加诉讼的;(2)原告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3)作为一方当事人的行政机关、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这里容易混淆的是法院终结诉讼是在因权利义务无继承者中止诉讼满90日仍无人继续诉讼的情况,而不是只要权利义务无继承者满90日时,法院就可以终结诉讼。 根据《行政诉讼法解释》第54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被告重新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结果相同,但主要事实或者主要理由有改变的,不属于行政诉讼法第55条规定的情形。《行政诉讼法》第55条规定,人民法院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告不得以同一的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因此,该税务局的做法并不违法。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国学的大众目标

张雨生

提倡国学,出现了力挺派;反对国学,出现了讨伐派。力挺与讨伐,交锋过激,有人动怒了,失态了,用上肢体动作,扇了对方耳光。能不能平心静气呢?应该能。因为这里藏着一个症结——缺少国学的大众目标。目的都为大众着想,这类争论可以平和。

提倡国学应该有一个常态的大众目标,要疏通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梗阻,提高大众的传统文化素质。张之翔,年过八十,是北大物理学院教授。退休后,他在北大举办讲座,讲唐诗欣赏。物理教授讲唐诗,还真有新视角,新观点。他说,物理有物理的规律,像诗词一样,有意境,有韵味。欣赏诗词,重要在于领悟,会领悟的思维,也是从事自然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思维。他鼓励他的学生,不仅要会欣赏诗词,还要学点格律,动笔写写。华罗庚的古诗词也写得很好,他认为,欣赏诗词,与研究学问,有相通之处。意境,韵味,悟性,对于搞自然科学的人,是非常重要的素质。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中科院院士杨叔子,积极倡导理工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他规定自己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背《老子》、背《论语》前七章,否则,不予通过答辩。杨先生还应武汉一些中学邀请,去讲“人文与科学并重”,讲“人文素质与科学素养”,让中学生领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素质教育难于落实,不适应青少年全面发展,传统文化素质的缺失,是一个重要方面。对此许多有识之士极为焦虑。在中学里,文理科分班越来越早,有些学生从高中进校,就踏上了“专业成才”道路。过早地分道扬镳,结果是,文科学生缺乏现代科学基础知识,理科学生远离传统文化。他们带着先天不足进入社会,汇入成年人的大众之中,也就形成了大众素质的缺陷。高中文理分科,成绩好的学生,绝大多数走进了理科班,而进入文科班的,多数不太情愿,又只好如此。高校教育,社会力量,对自然科学的重视和投入,比对人文科学相对大得多,这是发展现代经济的需要,无可厚非,但我们也不能顾此失彼。

国学自身发展,首先要从实际出发,从时代需要出发。培养国学大师,呼声很高,但这要顾及现代人才的流向。人才分流,相当一部分第一流的人才搞自然科学去了,相对来说,国学挽留不住人才,愈来愈势单力薄。面对现代人才的流向,培养国学大师,喊过了头,只会让人摇头。提高大众的传统文化素质,国学走出书斋,向社会普及,向大众靠近,好事一桩。只是不宜无限拔高,任何事物弄到极端,都难免偏离方向,自神其术,也就成了卖弄。

小题1: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力挺派和讨伐派之间的争论如果统一在国学的大众目标之下,是应该可以平和的。

B.理科的思维与文科的思维相通,学生全面发展往往能在他学习的领域拥有好的思维品质。

C.大众素质的缺陷,与中学阶段文理分科过早有密切关系,顾此失彼,偏废一方。

D.高校教育需要改革,特别是在漠视人文科学的背景下,要向人文科学倾斜,努力培养国学大师。小题2:作者认为国学的大众目标应该是什么?作者举张之翔、华罗庚、杨叔子等人的例子的意图是什么?(6分)

小题3:作者在文章结尾说“任何事物弄到极端,都难免偏离方向,自神其术,也就成了卖弄”,为什么?(6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