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不要脚的朋友

老皮匠的眼皮垂下来了,一双木头脚立刻从他拿着的鞋子里跳出来。它想找一个新主人,不像老皮匠那样,总是把它关在鞋子里,要能够常常带它到街上去蹦蹦跳跳的。

它看见一条蛇睡在草堆里,木头脚在它的周围走了两圈,看了又看,这家伙的身体倒是挺长的,可惜没有脚。木头脚可乐了,它想:“请它做我的主人吧。”

等蛇醒来,它就问:“没有脚的朋友,你要不要脚?”

“脚?”蛇说,“我从来没有想到要脚。”

“难道你不想走路吗?”木头脚很失望。

蛇把它的长身子向左右摆动,长肚子一伸一缩,身子就向前走了。

木头脚很奇怪地问:“没有脚你怎么能走路的?”

“因为我有着比脚更好的‘脚’哩!在我的肚子底下,有许许多多鳞片,它们会动,会像小脚一样地推着我在地上爬。”蛇说时很快地又在草地上爬了一圈,然后向着正在发呆的木头脚说:“木先生,谢谢你的好意,我不想要什么脚了,因为我的鳞片,能够帮助我走路的。”

“你们要不要脚?”木头脚一边继续向前走,一边高叫着,它很像一个贩子。

小鸡从鸡棚里走出来看它,黄狗从狗窝里奔出来看它,它们都是有脚的,要木头脚做什么呢?木头脚很失望地看了它们一眼,再向前走,高叫着:“你们要不要脚?”

它看见泥土上有一条蚯蚓躺着。

“可怜的东西!”木头脚想,“它是多么需要两只脚啊!”

木头脚很快地走过去说:“蚯蚓弟弟!我给你送脚来了。”

“……”

木头脚再喊得响一点:“蚯蚓弟弟,你要不要脚?”

木头脚为了想使它听见自己的话,就更走近一步,哪知它仍是理也不理,原来蚯蚓不但是个聋子,而且是个瞎子哩!

木头脚于是踢踢蚯蚓的头,又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没有脚的蚯蚓在泥土上爬动了,而且爬得很快,像溜冰一样。木头脚想看看它是不是穿着溜冰鞋?就把蚯蚓夹住,仔细地看它贴在地面上的肚子,没有脚,没有溜冰鞋,只看见几丛硬毛。

“算了吧!用硬毛当作脚的朋友!我才不希罕你呢!”

木头脚恨恨地朝前走,又高叫着:“谁要脚啊?”

“是什么脚呀?”一个细小的声音在河里响。

木头脚立刻有了新的希望,它要去碰碰运气,走近河边去。

“哦!你是一双木头脚!”小鱼浮起在水面上说。

“是的,我是一对可怜的木头脚,你愿意做我的主人吗?”

“哦!”小鱼吐了两个水泡说,“我是用不到脚的呀。”“又是一个不要脚的朋友!倒霉——那么你是怎么走路的?”

小鱼摇动着肚子旁边的鳍,摆摆尾巴,在水里兜了一个圈子,说:“我不是像一只小船吗?尾巴是我的舵,鳍是我的桨,划着,划着,小船开了。你想小船要不要脚呢?”

木头脚懂得小鱼的意思了,它又难过又疲倦,走到大树底下,哭得很伤心:“世界上为什么有那么多不要脚的朋友啊。这样看来,我永远找不到一个好主人了!”

它的话被正在晒太阳的乌龟听见了,它抬起了头,爬到大树底下,把头和脚缩进壳里,说道:“你想找一个主人,那么容易!”

木头脚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它惊奇地问:“你要脚?”

乌龟从壳里伸出脚来,使木头脚抽了一口冷气,乌龟接下去说:“有一个木头人,他烤火的时候,不留心把两只脚烧掉了,他很悲哀地呆在家里,不能走路,他多么希望有一双新的木头脚呀,希望你去,因为你们都姓木,还是自家人哩!”

“天哪!我的运气来了。”

木头脚实在很疲倦,好心的乌龟就驮着它去。

一路走去,木头脚想,当我遇见可爱的新主人时,第一要讲故事给他听,我的故事是这样开始的:“老皮匠的眼皮垂下来了……”

1、这段文字的体裁是               ,其主要特点:                     

                                         

2、这篇知识性的故事告诉你哪几点知识?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3分)

答:                                                                      

                                                                              

3、故事的最后,乌龟为木头脚介绍了个新主人,并且说:“你们都姓木,还是自家人哩!”这句话的潜在意思是什么?(2分)

答:                                                                      

                                                                              

4、读完此文后,你得到哪些启示?(2分)

答:                                                                      

                                                                              

答案

1、童话 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幻想来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  

2、略   

3、每种动物都有适宜生存的条件和本领,木头脚的归宿应在相应的木制品中   

4、略,能扣紧主体,言之成理即可。

思路分析或评分要点

1、第一问难度不大;童话的特点就是借助于将复杂的事物儿童化、拟人化来表现主题。

2、蛇、蚯蚓、鱼、乌龟。

3、“木头人”和“木头脚”是一家人。

4、要符合文章的主题思想。

阅读理解与欣赏

心中有个世界

①总爱一个人悄悄翻开一本诗词集,时光就极静极静地拂着面颊,流过。心沉醉在长短句中,好舒适。于是就有了一个好舒适的名字——境界。

②进入了“境界”,长短句就有了一种音乐流程般的美。读来,满口噙香。顺着音乐流出的是:如七弦古琴的低低哀诉,如吴侬软语的绵绵温柔,如朔风胡马的悲壮,如大漠风沙的豪迈。深山古寺的空灵,天地一沙鸥的浩渺,江湖夜雨的漂泊,银鞍白马的飘逸,尽融于此境界中。

③心中印满了诗词,以至稍有触动,就要出来。窗外下雨——“幕雨萧条过凤城,霏霏飒飒重还轻”“雨滴梧桐秋夜长,愁心和雨到昭阳。”点燃一盏孤灯——“落叶他乡村,孤灯独夜人”“白发无情侵老境,青灯有味似儿时。”皓月当空——“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每天发生在身边的事何止听雨、观灯、弄月?于是都在诗词的感觉中度过。心细腻到了极点,就会变得多愁善感,如那位林妹妹。花开花谢,草青草黄,雁来雁往,都能惹人洒几滴泪珠。然而就在悲伤的一刹间,又感觉一种诗词境界的美,它的名字叫忧郁。

④在古诗词中,好像那流传千古的名句中都有一丝淡淡的忧郁。“丁香空结雨中愁”“一江春水向东流”“人比黄花瘦”,莫不如此。当读到这些诗词时,细细吟诵品味,于是心也沉浸在这种氛围中了,好像自己就是那位红楼怨女、天涯游子。

⑤爱品味这种忧郁的滋味,也喜爱那些悲凉的怨歌。如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每句话都是一幅画,每幅画都能引发人的许多联想。读它,就如同在清冷月光下长吟,幽深、清远又寂寥。

⑥常有人问我:“你工作之余的生活是什么?”我说:“读古诗词。”于是,一种异样的眼光就无可回避地落在我身上了。古诗词太静,太遥远,静得有些枯燥,遥远得又捉摸不定,但可爱的就是这静,就是这遥远,静中却能激起心上的惊涛骇浪,遥远却能向你心中更深处靠近。

⑦当一本本诗集词集刻在脑中,诗词的精华也融于精神中,忽然发现:不管是在象牙塔内还是飘然于塔外,只要我爱,时光就会静静地流过,拂过面颊。

⑧身外有个世界,杂乱纷繁的世界。心中有个世界,古诗词的世界,静静的,静静的……

小题1:请你对第③段“心中印满了诗词,以至稍有触动,就要流出来”中划线的“流”字进行赏析。(3分)

小题2:古诗词中写“花”或“水”的句子很多,除了作者在文中引用的,请你再写出两例写花或水的古诗词,如“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2分)

例1                                                                        

例2                                                                      

小题3: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⑤段作者“爱品味这种忧郁的滋味”的原因。(4分)

小题4:作者心中有个什么样的世界?作者为什么充满深情地赞颂心中的这一世界?(4分)

小题5:古诗词中你喜欢读谁的?为什么?结合你的阅读感受谈一谈。(4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