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答案
参考答案: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了一个新概念:“自我效能”。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的结果因素即强化,包含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行为的先行因素即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结果期待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效能期待则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的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当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实际去实施那一活动。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1)成败经验。个体自身的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很大;
(2)对他人的观察。人们观察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替代性经验(间接经验)对自我效能的形成也有巨大的作用;
(3)言语劝说。它包括说服性的建议、劝告、解释以及自我规劝;
(4)情绪和生理状态。来自情绪和生理状态的信息,也影响着自我效能感的形成。